“工业余热”变成“黄金能源”,华能珞璜电厂助力35家企业年省亿元
江津融媒讯(记者 刘星欣 见习记者 李江 通讯员 龙小凤)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一根根绿色管道将电厂的“工业余热”变成园区企业的“黄金能源”。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华能珞璜电厂”)实施的蒸汽供用项目,让每吨煤炭的综合能效从40%升至85%,每年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35家企业供售蒸汽66万吨,年减少支出超1亿元。

记者近日探访这座西南最大环保火电厂,揭秘“一度电”背后的绿色经济密码。
走进华能珞璜电厂车间,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揭示着能源革命的奥秘——中压缸出口低热能蒸汽正通过银色管道源源不断输往园区,驱动着方圆10公里内的产业脉搏。

这项始于2016年的“热蒸汽供给侧改革”,已累计投资5800万元建成两期管网。与传统火电厂40%的能源利用率相比,华能珞璜电厂通过蒸汽供用项目,将每吨煤的能量多“榨”出一倍的能量——发电后,电厂让部分中低压蒸汽跳过冷凝环节,保留可利用热能直供园区企业用于生产,既避免了能源浪费,又减少了冷凝环节的用电消耗。
这种“能量吃干榨尽”的模式带来了多赢局面。对电厂而言,每外售1吨蒸汽就能减少发电煤耗;对企业用户来说,使用电厂蒸汽的成本仅为天然气锅炉的三分之一。重庆珞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就是典型受益者,这家因蒸汽供用项目吸引落地园区的企业,100%采用电厂蒸汽作为燃料,用于烘干、煅烧脱硫石膏,每年约使用蒸汽约700万元,其生产的石膏产品年产值达2000万元。


“蒸汽供热比自建锅炉更稳定、更安全、更环保。”该企业负责人坦言,传统使用锅炉的企业依赖天然气或生物质燃料,每生产一吨蒸汽仅燃气成本就达240元,还需叠加设备水电运维费,而使用电厂蒸汽成本更低、更安全、更环保。
“像珞川建材这样的蒸汽用户,园区已从零增长到35家,涵盖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这个以“发电量西南第一”闻名的电厂,正书写着更动人的故事——这里的热蒸汽不仅是能源,更是串联起产业链的绿色纽带,让电厂减排、企业降本、区域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