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海事处扎实开展汛期暑期客渡船安全监管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彭张桂)暑期叠加汛期,长江江津段迎来水上旅游与渡运出行高峰。为守护群众“水上平安路”,重庆江津海事处紧扣“事前预防”核心,多点发力扎实开展汛期暑期客渡船安全监管。
8月4日,重庆江津海事处召开汛期暑期水上涉客运输专题部署会,组织海事执法人员学习《重庆海事局关于加强2025年汛期暑期水上涉客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内河运输船舶重大隐患判断标准》等文件精神,重点厘清涉客船舶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制度要求转化为具体监管指引,为一线执法筑牢业务根基。
“汛期大雾天气,能见度低,一定要提前查看气象预警,严格落实‘禁限航’要求!”在白沙渡口,白沙海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正以“船员流动课堂”形式开展培训,围绕《内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规定》《涉客船舶船员行为规范》等内容,结合辖区典型险情案例,详解船舶靠离泊操作、应急设备使用等关键环节。

针对暑期客流高峰特点,海事执法人员开展“高峰时段随船监管”模式,走上驾驶台随船监管,检查船舶发航记录、航行日志记载、船舶法定文书等,并对船长开展履职能力检查,反复叮嘱船长要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航行行为,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收集水文气象信息,严禁疲劳驾驶,严禁冒雾、冒险航行等,推动安全责任从“纸面”落到“船头”。
除此之外,重庆江津海事处以风险隐患“三全”防治机制(“全面覆盖、全员履责、全程管控”)和《内河运输船舶重大隐患判断标准》为指引,全力做好渡运风险防控隐患治理工作,结合处月度风险隐患清单,精准研判风险,精准排查隐患,强化客渡船安全监管,实施风险防治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应急力量备勤,每日对辖区助拖船进行点名核查,确保突发情况下“调得出、用得上”。
安全防线的筑牢离不开跨部门协同。重庆江津海事处主动对接沿江地方政府、长江公安、航道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处置”机制——每日共享水文气象预警、航道变化等信息,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水位骤涨、突发浓雾等情况,提前制定联合管控预案。一旦遇突发险情,可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监管—预警—处置”无缝衔接。
下一步,重庆江津海事处将持续紧盯汛期暑期安全关键期,以更实举措守护群众水上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