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蟆镇7.2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8-15 15:12
QQ图片20250815151330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邓欣 郭飞帆)近日,石蟆镇迎来水稻收割季,全镇7.27万亩水稻陆续开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金灿灿的稻谷颗粒归仓,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作为“津西粮仓”,石蟆镇以机械化作业和农技服务为支撑,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规模化种植创新高 机械化助力效率提升

今年,石蟆镇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27万亩。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高效发展,全镇水稻机耕机收率超95%,收割效率大幅提升。目前,石蟆镇本地农机合作社与外地农机手协同作业,确保收割进度。大同村种粮大户王光超感叹:“以前人工收割1亩地要忙活几天,现在收割机半小时就搞定,省工省力又省钱!”

科技赋能农业 农技服务护航丰收

为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石蟆镇在春耕期间便启动技术护航行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育秧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帮助农户科学调控温度、湿度,推广优质稻种。针对早春高温易引发秧苗坏死的问题,石蟆镇高级农艺师周其宣现场示范通风管理方法,种植户文庆华表示:“专家教的‘两头通风、适时揭膜’技巧,让秧苗成活率显著提高。”此外,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石蟆镇推动规模化生产,整合农机、植保、水利资源,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富硒资源优势凸显,产业效益双丰收

依托镇域80%以上土壤含硒的天然优势,石蟆镇持续培育富硒优质稻,打造特色产业品牌。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服务,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技专家表示:“再生稻头季收割后,稻桩二次发苗,亩产可达350斤,全年总产量超1100吨,既增效又增收。”机械化与科技化双轮驱动下,石蟆镇水稻产业实现质效双提升。

石蟆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预计全镇水稻平均亩产达460公斤,总产量超4.5万吨,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收割。下一步,石蟆镇将持续强化农机服务保障,推广无人机撒种、机械插秧等新技术,深化“扩面、增量、提质”行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编辑:马世豪
编审:马世豪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