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的“活化石”——红豆杉
◆李德良
四面山坐拥北纬28°地带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带。广袤的植被构成了坚实的生态屏障,让这里成为全球植被最丰茂、水质最洁净、空气最纯净的地区之一。作为富硒富氧的长寿之乡,四面山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出一方康养秘境。
景区内生长着3700多种珍稀动植物,其中红豆杉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这里也因此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赞为“天然物种基因库”,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更是历经第四纪冰川考验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繁衍了250万年。由于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薄弱,世界范围内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球42个分布有红豆杉的国家列为“国宝”,联合国亦明令禁止采伐,堪称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据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大松树管护站介绍,去年12月当地又观测到红豆杉开花结果的景象。这种古老的孑遗树种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更承载着地球生态演化的珍贵记忆。
四面山的红豆杉偏爱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山谷、溪边及缓坡地带,依托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扎根生长。它耐干旱瘠薄,却不耐低洼积水,且很少受病虫害侵扰,虽生长缓慢但寿命悠长。这里的红豆杉通常在树高20米、胸径40厘米、树龄60年左右时开始开花结果,自2002年起,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便是它的结果期。作为低毒、高效的抗癌新树种,红豆杉不仅对癌症治疗有显著功效,还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红豆杉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家园。因此,保护红豆杉不仅是守护一种植物的存续,更是维系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健康与平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