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屏绽艳:格桑花绘就大四面山的秋日诗意
◆李德良
秋日的大四面山,是一阕无字的清诗,是一卷流动的丹青。它以未经雕琢的原生之美,悄然诉说着属于这个季节的独特故事,将山水间的灵秀与温婉,晕染成触手可及的浪漫。
我在大四面山景区四屏片区避暑的日子里,每一次漫步于公路两侧、人行道旁,总能与成片盛放的格桑花撞个满怀。那粉的、紫的、白的花瓣,在秋风里轻轻摇曳,像是撒在人间的细碎星光,把寻常的路变成了通往美好的花径。

据了解,这般赏心悦目的格桑花景致,离不开四屏镇政府打造旅游度假区的用心之举。每年春季,四屏镇政府联合四面山管委会,都会在度假区境内播撒300多公斤格桑花种子。这不仅是为大地披上花衣,更是在播撒绿化与美化的意识,让“人人参与生态保护、共建美好四屏”的理念,随着花种一同扎根在人们心中。

当地村民也向我介绍,格桑花远不止有“颜值”,更藏着实打实的价值——兼具较高的药用、保健与观赏价值。它可谓“全身是宝”:花朵、叶茎可入药,根须及全株亦能开发成保健产品,从里到外都透着实用与珍贵。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格桑花本是高原上常见的花朵。在藏语中,“格桑”意为“美好时光”或“幸福”,因此它也被称作“幸福花”。在藏族人民心中,格桑花地位特殊,是象征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更是西藏拉萨的市花,承载着高原儿女对生活的热爱与期许。

我们应当感谢植物学家们的付出:是他们将青藏高原的格桑花精心移植、科学培育,让这株高原之花突破地域限制,适应了四屏镇的土壤与气候。如今,它们在四屏的土地上美丽而顽强地绽放,让四屏人民与藏族同胞一样,能在花影间触摸到同款的幸福。
格桑花的性子本就坚韧:耐寒耐旱、适应性极强,尤其契合四屏镇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从6月初到10月底,长达五个月的花期里,它始终以饱满的姿态绽放。正如村民们所说:“想赏格桑花,不用远赴西藏高原,在四屏的夏秋季节,出门就能见着!”藏族人民为何如此珍视它?正因它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迸发生命力,这份坚韧,本就是最动人的品格。而四屏的村民们也未曾想到,故乡的土地上,竟也能生长出这般美丽的花,让家乡的景致多了一份高原的圣洁与灵动。

四屏镇的格桑花,给了村民们视觉上的享受,更带来了精神上的启迪:它打破地域的阻隔,以坚韧的生命力适应新环境,跨越千山万水在四屏扎根绽放。这份“随遇而安却不甘平庸”的特质,恰是对生活最生动的隐喻。
除此之外,格桑花还是搭配自然风光的“宝藏花材”。它的花头轻盈简约,透着自然的灵性,用作花艺装饰时,能极好地烘托出清新野趣的氛围。即便它本是生长在野外的小众花材,运用起来却格外出彩,且物美价廉,为景区的景致增添了不少灵动气息。
也正因这成片的格桑花,秋日的大四面山四屏片区,才有了鲜花点缀的鲜活色彩,愈发显得迷人多姿,让每一个驻足的人,都忍不住沉醉在这份秋日独有的诗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