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株苗木”到“一片风景”:杜市镇点绿成金的“美丽经济”之路
江津融媒讯(记者 陈俊希 通讯员 陈秋霞)九月初,杜市镇湘萍村的苗木基地依然绿意盎然。运输车辆穿梭其间,将刚刚挖出的花卉苗木运往全国各地——这是杜市镇扎根多年的“老本行”。

可若沿着崭新的景观道再往前,太公山七彩梯田跃入眼帘——游客们沿步道漫步、驻足拍照,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从“卖苗木”到“卖风景”,杜市镇用一场产业转型,让漫山绿意变成了富民的“真金白银”,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在这里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从‘单条腿’到‘双轨行’”: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曾经的杜市镇,是周边地区赫赫有名的“苗木之乡”。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苗木,田地里培育着各类绿化苗。靠着“一苗走天下”,村民们虽然能够维持生计,却始终被“看天吃饭”和“低价竞争”的发展瓶颈所困扰。
“行情好的时候,价格高还不愁卖;行情差了,小苗子堆在地里没人要,连地租都赚不回来。”苗农老姜对过去的困境记忆犹新。前些年苗木市场饱和时,他地里的2000多棵桂花苗滞销,看着绿油油的苗子变不成收入,愁得夜不能寐。
更令人担忧的是,单一的苗木种植模式让土地不堪重负。长期连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多,苗木品质也随之打折扣。同时,传统的苗木销售只按“株数”计价,附加值极低,村民们守着好山好水,却没有赚到“生态钱”。
就在此时,乡村旅游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杜市镇党委班子在走村入户调研时发现,村里拥有太公山的自然景观、连片苗木形成的“绿色氧吧”,还有大量闲置的农房——这些都是发展“美丽经济”的宝贵资源。
“不能再只盯着‘卖苗木’一条路走,要把‘绿’变成‘景’,让游客来赏景、吃饭、住下,让村民的收入从‘一季收’变成‘四季稳’。”杜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转型思路确定后,杜市镇立即行动起来:修整通往太公山的道路,在苗木基地间穿插种植观赏性花卉,打造七彩梯田;引导闲置农房改造成农家乐和民宿;组织村民培训,学习旅游服务技能,推广土特产销售……一场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产业变革,在杜市镇全面展开。
“农家乐里烹出‘致富味’”:乡村旅游带活一方经济
2011年,杜市镇首届花木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让当地村民看到了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湘萍村村民易治林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机遇,迅速在自己的花木基地旁投资建设了占地100多亩的林海山庄,开设集餐饮、住宿、休闲于一体的农家乐。山庄内设有休闲长廊和垂钓鱼塘,游客除了享受农家美食外,还可以在花卉苗木基地参与种植体验活动。


“现在比以前单纯卖苗木收入翻了好几番。”易治林表示。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花农开始转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杜市镇乡村振兴办主任李引介绍:“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打造花木、花田景区与民居院落的和谐整体,既保留了乡村特色院落,留住了乡愁记忆,又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风貌。”此外,镇上还定期开展乡村工匠培育行动,举办花艺展示大赛,为花匠艺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小苗木长出‘新身价’”:产业升级助推价值提升

“先姐,我院子里准备要几棵红叶石楠树,你帮我打包好,我开车来拉!”“没问题,你拿回去摆院子里绝对好看。”麒麟花木场的负责人李先正忙着给盆栽修枝,电话那头是老客户打来的订购电话。曾经为苗木滞销而愁得睡不着觉的她,如今通过“苗木+观赏”的模式,把滞销的小苗子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李先从事苗木种植二十多年,最困难的时候是2020年,辛苦种植的花卉苗木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部分苗子枯死。“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光种‘大路货’不行,得搞点不一样的。”村里发展“美丽经济”后,李先注意到,来玩的游客总喜欢在苗木基地里拍照,还有人询问“能不能买几棵小树苗带回家种”。这让她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与其卖“成批的大苗”,不如做“精品的盆栽”,既能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又能提高苗木的附加值。
说干就干,李先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盆栽造型培训,把原来没人要的小苗子移栽到花盆里,精心修剪成球形、动物等造型,做成精美的“微型景观”。这种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美丽蜕变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这场从“卖苗木”到“卖风景”的转变,不仅为杜市镇带来了多元效益,更深刻重塑了乡村的发展模式与村民的生活方式。游客如今可在四季更迭中体验迥异风情:春漫步花海、夏避暑休闲、秋采摘丰收、冬品味民俗。充满互动与沉浸感的旅游项目,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使杜市镇成为备受青睐的乡村度假目的地。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村民的收入结构也悄然改变——产业融合创造出更多就业与增收途径,不少年轻人返乡开办民宿、经营农家乐或参与旅游服务,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乡村也从以往的人口流出地逐渐转变为人才回归的热土。
与此同时,乡村整体面貌与内生动力显著提升。传统种植业与旅游服务相结合,既维护了生态环境,也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与文化体验有机融合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为乡镇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这场转型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蜕变。杜市镇依托自身的生态与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促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发展之路,展现出乡村发展的新可能和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