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姜喽!江津德感1万吨“洞子姜”新鲜上市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9-17 17:26

江津融媒讯(记者 黄娅秋 实习记者 朱邹)9月17日,江津区德感街道临峰社区,田埂上的笑声比秋日阳光还暖——种植户韩海平蹲在田垄间,双手顺着湿润的泥土往下探,猛地一拔,一整根足有40厘米长、白净得像玉簪的生姜便“跳”了出来,带着泥土的清新,脆生生的模样看得人眼馋。

当天,德感街道的“明星农产品”临峰“洞子姜”正式开启丰收季,田间地头全是弯腰采姜、装筐搬运的身影,就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姜香。“你看我们这的‘洞子姜’,跟别处的就是不一样!”韩海平捧着刚采收的生姜,语气里满是自豪。不同于传统生姜矮壮、表皮偏黄的模样,临峰“洞子姜”靠的是“地利+巧劲”:借着当地独特的土壤,再用“打洞栽种”的法子——提前在地里挖好深浅适宜的土洞,让姜块顺着洞体纵向生长,不仅长得修长笔直,最长能到40厘米,表皮还白净光滑,口感脆嫩无丝,辛辣里带着清甜,正是这份独一份的品质,让它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据了解,今年德感街道的临峰生姜稳稳守住3000亩种植规模,预计能收1万余吨鲜姜,按行情算年产值能冲到1亿元!如今街道里,专做生姜种植的企业和大户就有50多家,还拿下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两块金字招牌,菜市场摊贩、电商采购商早早来蹲点,就为抢收这批好姜。

“今年的姜长得瓷实,心里踏实!”刚把一筐生姜搬上货车的种植户敬长佑,抹了把额头的汗,笑容格外真切。这份“踏实”,藏着德感街道为生姜产业下的“硬功夫”:不仅盯着“江津临峰生姜”地理标志使劲,还引来了像重庆市艺昌食品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依托临峰山的好食材,用土坛泡制、老母水发酵的传统工艺留住风味,再靠先进设备杀菌包装,通过抖音、拼多多卖到全国;更贴心的是,企业负责人廖梦骄带着团队扎进田间,和数百户农户签了包收协议,承诺高于市场价保底收购,还建了分级验收制度,从源头把控品质,彻底解决了“丰产不丰收”的顾虑。

除此之外,德感街道还建冷链仓库存姜、搭电商平台拓销路,更引人才、教技术,帮大伙把姜田种得更省心。眼下,一根根白净脆嫩的“洞子姜”正从德感的田间出发,坐着货车、快递车奔向各地餐桌。这颗小小的生姜,早已不是普通农作物,而是德感街道的“农业名片”,更是乡亲们口袋里的“金疙瘩”,稳稳托着增收的希望,推着乡村振兴的步子越走越稳。

编辑:徐莹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