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枕边信到课堂戏:开学季反诈宣传 民警“玩”出新花样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胡桓恺)“同学,你有没有收到过‘辅导员’发来的收教材费短信?去年咱们区就有新生刚入学,被冒充辅导员的骗子骗走了3000多元教材费……”9月11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江津校区的礼堂内,白沙派出所民警张世奇拿着真实案例,向新生们细致讲解。
这是区公安局2025年秋季开学季反诈宣传活动中的一幕,目前,全区高校及中小学秋季开学季反诈宣传正如火如荼开展中,江津公安用细节织密防护网,用互动筑牢防范墙。
阵地渗透:从宿舍到食堂,反诈知识“随处可见”

“刚进宿舍就看到枕头边放着这封信,里面说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昨天上网真看到有人在招刷单兼职,幸好我多看了两眼!”江津某高校新生小王拿着《致全区高校新生的一封信》,和室友小李讨论着。宿舍楼道里,滚动播放的反诈音频正重复提醒:“刷单就是诈骗,返现都是诱饵……”;食堂电子屏上,“校园贷套路深,莫让青春被‘套牢’”的标语格外醒目。
据了解,江津公安提前与全区高校保卫处对接,除在新生宿舍放置宣传单和《致新生的一封信》外,还协调学校食堂、宿舍点位循环播放反诈视频。“这些视频里有真实案例改编的情景剧,学生吃饭、回宿舍时都能看到,潜移默化就记在心里了。”区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相关负责人李浩说。
高校宣讲:案例拆解得透彻,学生提问“接地气”

“大家看这个聊天记录,骗子伪装成辅导员,说‘教材费要加急缴纳,过时影响选课’,还发了个私人收款码。去年咱们学校有3名新生就信了,一转钱就被拉黑。”在双福某高校的宣讲现场,双福派出所民警陈希举着手机展示案例截图,台下学生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
“陈警官,我暑假在网上刷过单,刚开始给我返了10块,后来让我投钱做‘任务’,我没敢投,这算幸运吗?”大二学生小张举手提问。“非常幸运!”陈希立刻回应,“刷单本身就是违法的,骗子先给点甜头,就是为了让你越投越多,最后卷钱跑路。记住,只要让你先垫钱的,全是诈骗!”
现场互动环节中,“非法出租银行卡会有什么后果?”“遇到校园贷骚扰该怎么办?”等问题接连抛出,民警逐一解答,还向参与互动的学生发放了反诈宣传单,现场掌声不断。
中小学课堂:游戏里学防范,小朋友“火眼金睛”辨骗局

“小朋友们,假如有人说‘你中奖了,要先交50块手续费才能领玩具’,这是真的吗?”9月2日,在江津区杜市学校的课堂上,杜市派出所民警孟凡涛提问。“是假的!”全班同学齐声回答。
这堂反诈课以“反诈小侦探”游戏开场:孟警官扮演“骗子”,用糖果当诱饵,模拟“虚假中奖”场景,让学生们判断是否该相信。“我妈妈说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学生朵朵站起来大声说,引来一阵喝彩。
针对“网络游戏虚假充值”骗局,民警还设计了“模拟充值”情景:让学生扮演家长,民警扮演“客服”说“充300送皮肤,扫码支付”,学生们立刻摆手:“要先问爸爸妈妈!”“不能随便扫陌生人的码!”
“这些孩子虽然小,但讲案例、做游戏的时候特别认真。有个学生说,之前他表哥就差点给游戏‘代充’转钱,他赶紧把今天学的告诉表哥,还真拦住了!”孟凡涛笑着说。
部门协同:资料“接地气”,落地“有力度”

“这些案例得选学生身边发生的,太复杂的他们理解有难度,不易吸收。”民警在整理案例库时,特意筛选出近一年辖区内发生的多起校园诈骗案,逐一标注“受骗人群”“诈骗手法”“损失金额”,为宣讲提供“活教材”。反诈PPT里,既有“刷单返现流程图解”,也有“校园贷受害者采访视频”等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除了上述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江津公安还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在各学校放学高峰时段,操控无人机盘旋于校园上空。无人机搭载的扩音设备清晰播放着精心录制的反诈语音:“同学们请注意,陌生链接别点击,可疑转账要核实,刷单诈骗是陷阱,校园贷套路深……”随着无人机在人群上方缓缓移动,清脆的提示音传遍校园各个角落,让学生们在离校途中也能接收到反诈提醒,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让反诈意识如影随形。
如今,走进江津区的校园,学生们聊起反诈头头是道:“有事找辅导员当面问,别信私聊转账”“出租银行卡会被坏人用来洗钱,要坐牢的”。
下一步,江津公安将持续跟进校园反诈工作,把反诈宣传融入开学季、毕业季等关键节点,让“全民反诈、校园无诈”的理念深植每一位师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