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开放聚力+产业筑基!园区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9-19 10:19
威马农机泰国工厂

江津融媒讯(记者 刘星欣 见习记者 李江 通讯员 明萌)9月16日,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农机)在泰国罗勇府隆重举行泰国工厂开业仪式,泰国工厂作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将背靠重庆总部超过20年的研发制造积累,保证严格品控水准和高效率交付能力,致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智能制造标杆。

威马农机的突破恰是园区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开放合作为纽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重庆枢纽港产业园18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超327亿元,同比增长3.98%;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计开行1450列,同比增长22.7%。自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启动建设以来,江津累计签约95个项目,已开工78个项目,开工率达82%......

技术攻坚突破“卡脖子” 创新生态催生新动能

走进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可以感受到创新的脉搏跳动不息。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自主研发的大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模型效率达93.09%,成功打破国外20年技术垄断。

“我们今年相继中标哈萨克斯坦3000多万元、尼泊尔近6000万元机电总包项目,及西藏6000余万元主机设备项目等,前8月完成产值超2.5亿元。”水轮机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出口足迹遍布中压、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参与完成的《基于多参量智能诊断的高水头冲击水轮发电机组开发及其应用》于近期荣获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水轮机厂数字化车间

像这样的“科技强企”在园区比比皆是: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均研发投入超8000万元,建成西部首个防火电缆研发中心、符合英国BS6387标准的燃烧实验室及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带变速箱的中置电机电动车,填补行业空白,海外客户分布在俄罗斯、越南、印尼等30余个国家;重庆科马工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750毫升单缸发电机更是突破行业10千瓦功率瓶颈,成为农业无人机充电领域的首选配套设备......

创新驱动背后,既有企业“智造基因”领跑,也有园区政策与服务双重护航。近年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以高端化、专业化、年轻化为导向,选聘高层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让技术“实验室”直通产业“生产线”,目前已吸引10余名高层次人次签约园区,有效打破产才融合壁垒。

数据显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现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53家、科技型企业649家,共有96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6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培育4家智能工厂、25家数字化车间和62个创新平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重庆市鼎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陆海通道架起“黄金桥” 国际合作开辟新市场

清晨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鸣笛启程,搭载着“重庆造”汽摩零部件、微耕机配件等货物驶向东南亚,而来自东南亚的木薯淀粉、椰壳纤维、纸浆等货物正从小南垭站这里,源源不断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依托“一区两场所”开放平台体系不断提速开放步伐。截至8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今年累计开行1450列,同比增长22.7%,累计运输货值81.9亿元,江津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56.5亿元。凭借这一优势,园区企业加速“出海”。

——传统产业深耕东南亚市场。今年5月,重庆首例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启运港退税落地小南垭站,可帮助江津及周边地区有东南亚外贸需求的企业缩短出口退税周期,提高资金周转效率。7月,在“铁路快通+车边直提”海关监管模式的助力下,老挝木薯淀粉经云南磨憨口岸进境至小南垭站,实现6天抵渝,全程运输时间较该模式实施前压缩两天,单箱成本降低约500元。

在小南垭站完成进境集装箱货物“车边直提”

——新兴产业开辟拉美市场。6月30日,一列满载84标箱长安汽车整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从珞璜港铁路专用线发出,抵达广西北部湾港后,再搭乘远洋船舶驶向秘鲁钱凯港。这是“重庆造”汽车首次通过陆海新通道连接秘鲁,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亚拉陆海新通道的首次联动,为“渝车出海”出口拉美地区增添了一条新路径。

珞璜港

——国际合作实现本土化运营。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泰国春武里府布局复合型材料工厂,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线于近期投产,3条复合型材料生产线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3000吨;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产品+渠道+服务”三位一体战略加速“出海”非洲,在坦桑尼亚新设的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土地认购,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万虎工业在坦桑尼亚的KD件组装厂

项目建设跃升“强磁场” 产业集群迸发新活力

作为江津区“一号工程”,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突出“枢纽”和“产业”两个关键,用好“资本招商”“人才招商”等法宝,吸引全球资源汇聚于此。截至目前,园区围绕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三大主导产业集中签约95个项目,总投资超600亿元。

翻开近两年的招商版图,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中冶赛迪先进金属材料及装备研究院、玖龙纸业林浆纸一体化智能工厂、顺为控股集团江津半导体等重大项目相继入驻,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必将为江津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引进来,如何尽快落地?投资是关键。

“我们创新采用‘1+1+3+N’项目服务机制和‘马上办好’极简审批模式,形成从项目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不断释放投资‘牵引力’,打造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8月,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2亿元,同比增长68.12%,其中工业投资29.62亿元,同比增长67.38%。目前已开工78个项目,其中38个项目已投产。

作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重大示范性工程,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一期)正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格外引人注目。项目今年1至8月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当年投资完成率达75%,总进度已完成19%,土石方工程、铜铝生产线地块、栀花大道西段定制管沟等关键工程加速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子项目之一赛迪电气项目率先投产,其余地块低层建筑完成封顶,高层建筑主体施工形象全面展现。

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一期)建设现场

放眼望去,截至8月底,大唐江津燃机项目当年投资完成率达88.05%,1号机组预计9月底投产,整体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1.87亿千瓦时,可供80多万户家庭使用;卓驰高端汽摩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当年投资完成率达71.5%,75天完成首栋主体建设封顶,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200万套排气消声系统和车架产品...…

卓驰高端汽摩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

以科技创新为“笔锋”,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挥毫泼墨,绘就壮阔蓝图;借开放合作为“羽翼”,于全球经济浪潮中振翅高飞,引领时代新程。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正在以坚定步伐勇攀高峰,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未来,随着陆海新通道能级持续提升、产业生态不断完善,这片热土有望成为西部内陆链接世界的“黄金支点”。

编辑:徐莹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