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的回响!江津市民共忆烽火岁月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9-21 14:55

江津融媒讯(记者 杨安迪)9月20日晚,江津区2025年“滨江之夏”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场演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烽火记忆”主题文艺演出在鼎山街道幸福广场群众文化舞台震撼上演。广大市民群众在这场艺术盛宴中共同追忆烽火岁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区委书记唐大军,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光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巡视员朱立群,区领导杨永芳、周建池、张世英、翁一丰出席活动。

抗战时期,江津是战时首都重庆的重要支撑,“津沙文化区”更是抗战大后方著名的“四大文化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抗战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底蕴。整场演出围绕“烽火记忆”“英雄礼赞”“开创未来”三大篇章展开,通过情景剧、舞蹈、歌曲、非遗展演、武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英雄壮举、军民情深和中华儿女扬帆新征程的壮志豪情。

英雄赞歌 精神永传

夜幕降临,幸福广场灯火璀璨、人潮涌动。演出在震撼人心的大合唱《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中拉开序幕,铿锵有力的合唱与激昂的交响乐相互交织,瞬间将观众带回到那段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

情景音诗画《光荣记忆》追寻江津英雄先烈们坚定的“足迹”,映照出他们用生命与热血书写“报国”答卷的滚烫赤子心。群舞《那年的我们》讴歌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和平之曙光的英雄壮举。拳术《铁血战士》以钢铁意志致敬永不褪色的军魂,引得台下掌声不断。表演唱《烽火白沙》通过回溯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在江津办学的历史,串联起“津沙文化区”的红色基因。

军民情深 家国同心

江津8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情景剧《杨叶情深》由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演员精彩演绎,让现场观众深刻理解了“人民子弟兵”这一亲切称呼的由来,彰显了这片红色热土赓续军民鱼水情的使命担当。情景剧《兵妈妈》以陈莉萍等“兵妈妈”为原型,诠释了江津双拥传统的赓续传承,演绎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篇章。女子群舞《谁寄锦书来》透过“未寄达的书信”,讲述红岩精神背后的骨肉深情,感动了无数观众。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江津是“全国武术之乡”,非遗展演《小彩龙》将“况氏武术”“蚕丝拳”“昆仑太极”3项重庆非遗传统武术与江津“小彩龙舞”融合,既弘扬了习武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精神,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情景歌舞《烽烟散尽是朝阳》、少儿舞蹈《铁甲铁甲》呈现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后重生的力量,传递出青少年对祖国的赤诚热爱。

演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强军战歌》等歌曲演奏中达到高潮,铿锵节奏交相激荡,激昂旋律响彻云霄,将演出主题升华至顶点,淋漓尽致地烘托出中华儿女携手奔赴民族复兴美好未来的磅礴气势与浓厚氛围。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