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赛事保障 江津创新城市“智”理新模式
一场足球赛,考验的不仅是球员的技艺,更是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9月20日,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渝西赛区江津站)在江津体育场举行,区治理中心以这场赛事为“小切口”,做足城市“智”理的“大文章”。

比赛前夕,江津区治理中心综合场景驾驶舱内,大屏上实时显示着体育场周边各类数据信息。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查看现场任何一路监控视频;通过系统一键下发指令,相关部门立即响应。这正是江津区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综合场景,保障重大活动的一个缩影。
一图统揽:数字驾驶舱实现全程可视化指挥
“比赛开始后,我们的数字驾驶舱就进入了实战状态。”区治理中心主任罗杰介绍,为保障此次赛事,中心专门配置了“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综合场景。
该场景集成了实景地图、应急预案、周边监控、警力部署、实战应用、保障资源等8个功能模块。指挥人员能够详细查看警力部署、人员路线图和分布图,系统会自动显示风险点位、网格员点位和“一标三实”数据。

比赛日14时30分,罗杰在区治理中心综合场景驾驶舱内开展调度演练。通过单兵、对讲机、视联网、渝快政等调度资源,工作指令快速传递,准确率达到100%。
全域感知:数字化手段筑牢安全防线
区治理中心整合了体育场周边500米范围内视频监控、烟感、空气检测等6类感知设备,并开展相应的设备排查维护,确保感知设备、风险点正常运行。
比赛当天,工作人员通过调用周边监控、单兵设备、无人机、布控球,实时监控赛场外围人流车流和赛场内比赛情况,确保及时处置交通拥堵、人员急救等突发事件。
全区共投入631名警务、330安保、30名应急救援人员、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保障队伍,6辆通信保障车和2辆电力保障车做好信号电力保供,3辆救护车、1辆消防救援车和1辆应急前突车随时待命。
多跨协同:16个部门联动构筑安全保障网
此次赛事保障建立了由公安、应急、消防、医疗、大数据和治理中心等16个部门组成的活动综合调度指挥部。各部门横向协同,形成“技防+人防”高效联动。

区公安局设立现场指挥部,共计部署9个布控球、3架无人机、631台单兵设备等科技装备,并组织961名安保力量,全面保障现场治安及周边交通秩序。
江津消防救援支队出动消防救援车1辆、消防队员14人,做好现场消防安保执勤任务;区应急局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员40名、社会救援队伍志愿者10名,布置布控球5个、前突车1辆,做好人流量疏导。
区大数据发展局组织通信企业投入4辆通信保障车、2辆通信方舱及26名保障人员,全程实时监测网络状态;区卫生健康委安排3辆救护车和9名医护人员,确保现场医疗支持到位。
区城市管理局通过“城市运管服平台”智能监控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区委网信办全程跟踪监测网上舆情,加强引导,全程无负面舆情发生。
区镇贯通:基层治理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赛事保障不仅注重部门横向协同,还强化区镇纵向贯通。区治理中心两次通过视联网调度鼎山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指导其做好体育场地周边区域巡查和矛盾纠纷管控等相关工作。
鼎山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通过设置平安建设、文明实践等7个小组,统筹开展安全检查、清扫保洁等管控工作,并依托三级治理中心贯通实战能力,用好“网格员上报、基层智治调度”处置机制,57名网格员分3组开展巡查,并及时通过平台上报体育赛事等事件。
这种区镇贯通的模式,确保了指挥调度能够直达基层,形成全域一体的保障体系。
此次赛事保障形成了“一屏统览、一键响应”的高效指挥调度机制,为后续重大活动保障提供了可复制模板。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江津区正在持续积累重要经验。
通讯员 黄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