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永江三地携手庆丰收 江津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江津融媒讯(记者 周小烨)秋分至,稻浪滚,桂香飘。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庆市江津区主会场活动在“重庆橄榄之乡”石蟆镇橄榄生产出口基地举行。本次活动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首次联动泸州市合江县、永川区共同举办,汇聚三地农产精华、共商协作大计,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三地联动筑合力农合联开启协作新篇章
作为重庆传统农业大区与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高地,我区近年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丰收答卷亮眼。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增长,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1.7亿元,大春粮食预计产量62.91万吨,蔬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特色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江津花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石蟆橄榄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鲁能脐橙、花辅花菜等认定为全国特质农品。农文旅融合深入推进,1至8月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规上产值 127.7亿元,总量居全市第2位,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综合收入58.5亿元,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托起农民“稳稳的幸福"。
开幕式上,开场舞蹈《泸永江三地农民共庆丰收节》拉开活动序幕。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石蟆镇、塘河镇、临港街道、白鹿镇、朱沱镇、松溉镇六地代表共同签署《泸永江片区农合联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西南地区首个跨省域“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机制正式落地。
据了解,泸永江农合联将通过农机共享、标准种植、技术指导实现生产提质,通过共建“泸永江富硒”区域品牌、打通电商与冷链物流促进销售畅通,通过设立“富硒贷”等普惠金融产品解决资金难题,为三地农户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农合联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三地农业从“各自为战”迈向“协同共赢”。
江津农产亮名片石蟆橄榄实现出口突破
活动现场,江津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集中亮相,其中石蟆镇“一青一红一黄一白”四大特色产业成为关注焦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石蟆橄榄,今年成功获批重庆市首个橄榄出口基地,预计年出口量达800吨,实现从“原料供应”到“自主出口”的历史性跨越。
据了解,石蟆镇橄榄种植规模已超5万亩,覆盖18个村(社区),培育出江津长果一号等特色品种,丰产地块亩纯收入可超5000元。除橄榄外,江津花椒、塘河生态蜂蜜、富硒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也悉数登场,彰显了“中国花椒之乡”“富硒宝地”的产业实力。
多元活动享丰收农文旅融合展新风


从农产品创意走秀到农民趣味运动会,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丰收节充满烟火气。在农产品推介环节,8位模特携泸永江三地特色农产登场:合江临港街道的非遗核桃糕、白鹿镇的川佛手、永川朱沱镇的鱼糕鱼丸、松溉镇的猪儿粑等美食依次亮相,现场观众纷纷驻足品鉴。
“这个葛根面好吃,有葛根的清香,必须买两斤!”游客张女士在展销区挑选着农产品。活动期间,农特产品消费帮扶展区不仅有网红主播现场直播带货,助力三地农产走出乡村。此外,橄榄采摘、拔河比赛、谷物猜猜乐等互动活动让村民们乐在其中,普法宣传专区则为农户提供涉农法律咨询服务,实现“庆丰收”与“办实事”的有机结合。
本次丰收节既是致敬劳动的庆典,更是深化区域合作的平台。随着泸永江三地协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激活农业发展动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协同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区委副书记蒋华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明兰,区政协副主席刘安兵,老同志何泽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