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谷:穿越亿年的自然秘境与人文诗意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9-25 13:08

一、桫椤:亿年生命的“植物活化石”

桫椤,别名树蕨,诞生于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与恐龙同期繁衍,是冰川运动后幸存的孑遗植物。它株高3-5米,最高可达近10米,主干挺拔如柱,顶部残存叶柄,叶片巨大如伞,呈长矩圆形;羽片互生,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叶质为纸质,干燥后仍呈绿色,因此享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

这种植物全年常绿,无明显物候变化,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残酷侵袭后,如今已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宛如地球生命演化史的“活档案”,承载着远古生态的记忆。

图片1

二、滚子坪:重庆桫椤的“生态圣殿”

滚子坪藏有超万株桫椤,形成重庆规模最大、群落最完整的桫椤栖息地。仅桫椤沟的景观就已令人称奇——这里的桫椤树干黝黑粗壮,叶片墨绿中透着新嫩,虽历经亿年沧桑,却依旧蓬勃生长,被植物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博物馆”。

这片桫椤群落不仅是自然遗产,更是地球生命史的“活标本”:在人类祖先尚未直立行走时,它们已在此扎根。当你漫步其中,脚下的落叶与林间风声共鸣,身旁的桫椤如时光的使者,默默诉说着跨越亿万年的生命传奇,让人在震撼中领悟自然的深邃与生命的坚韧。

三、桫椤谷:自然奇观与人文诗意的交融

入口景观:开启远古秘境的序章

图片2

入口壁画:一幅生动的壁画在入口处铺展,茂密的桫椤林间,恐龙悠然漫步,溪流沿石阶潺潺流淌,将远古秘境的生机与奇幻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云梯石阶:入口的阶梯如云梯般在绿意中蜿蜒,石阶布满斑驳苔藓,扶手古朴自然。在竹林与林木的簇拥下,仿佛是通往远古世界的通道,每一级台阶都藏着自然的清幽与探索的意趣,也让人不禁感念修路工人的艰辛。

图片3

沿途景致:自然灵秀与人文哲思的碰撞

又见:“又见”石刻是故地重游的惊喜,也是桫椤秘境的再次邀约,让每一次重逢都在葱茏绿意中,续写与这片远古山林的诗意缘分。​

微信图片_20250925125817_50_44

歇:“歇”字石刻与石凳相依于竹林石崖旁,是山林对行人的温柔邀约,让赶路的脚步在此驻足,在竹风簌簌中暂歇身心,将旅途疲惫酿成与自然共处的闲适。

微信图片_20250925125823_51_44

菌宫:石群形似蘑菇,堆叠如宫殿,苔藓覆顶、藤蔓缠绕,在林间形成一方奇幻的菌菇秘境,尽显山野灵趣与自然生机。

思泉:“思泉”石刻是村民对甘冽山泉的感念,藏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是乡土间水与情的温暖注脚。

龙颌:巨石形似龙颌,红刻“龙颌”二字,在竹林掩映下如巨龙颔首山林,石面纹理神似龙形,是自然鬼斧与人文意趣的交融,为山水烙上神秘的龙图腾印记。

桫椤谷:桫椤参天、翠竹婆娑,小桥横跨溪流,奇石点缀其间,远古植物与灵动水竹相融,是藏着岁月与诗意的自然净土。

微信图片_20250925125845_55_44

常春油麻藤(禾雀花):深紫色的花朵成串悬挂,形似雀鸟,于4-5月绽放,缠绕于树木岩石间,为秘境添上一抹独特的紫色花韵。沿途还可见聚果榕结满果实,石壁上青翠苔藓点缀,尽显生态之美。

足踏雨烟:在山涧瀑布旁,“足踏雨烟”喻指人脚踩如云雾般的瀑水,聆听飞瀑轰鸣与山风轻吟,是与天地灵韵相融的超然之境。

空翠潑衣:“空翠潑衣”四字晕染于林荫石壁,“空翠”是山间弥漫的翠色,“潑衣”似翠意泼洒衣襟,恰如林木葱郁间,自然绿意鲜活润泽,与人相融,满是诗意馈赠。

微信图片_20250925125840_54_44

三生:一株双生桫椤如甜蜜恋人般你中有我,“三生”本指前世今生来世,与桫椤的亿年长青相融,隐喻生命永续、缘分绵长,在时光长河里藏着对生命传承的哲思。

微信图片_20250925125828_52_44

龙吟化碧:藏于竹林幽径,融龙啸之雄、化碧之洁,喻自然灵秀与人文赤诚,寄寓生命淬炼如碧玉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50925125834_53_44

涓流:“涓流”二字既绘石缝间细微水流缓缓淌动之景,也蕴生活哲思——细微却执着的力量,在光阴里勾勒清浅轨迹。

山羊开泰:取“三阳开泰”谐音,借山羊意象于远古桫椤间,寓意顺遂吉祥,为秘境添上人文祈福的意韵。

出口景观:诗意旅程的温柔收尾

出口翠竹:成林成海的翠竹,竹干挺拔、竹叶婆娑,阳光透过枝叶筛下斑驳光影,尽显清幽雅致。

桫椤谷出口门楼:橙红墙体搭配绿色飞檐,“桫椤谷”蓝字匾额醒目雅致,旁侧红柱灰瓦的凉亭与之相映成趣,既是行程终点的标识,也为游客留下充满人文气息的休憩纪念之地。

通讯员 王静

编辑:徐莹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