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文联开展津沙抗战文化主题创作采风活动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9-25 19:06

 

江津融媒讯(记者 张渝)9月24日,江津区文联组织部分协(学)会文艺家共计30余人,前往白沙镇开展津沙抗战文化主题创作采风活动,助推津沙文化区题材的文艺创作,让这座抗战文化史中的不朽丰碑更加熠熠生辉。

大江要津,人文厚重。全民族抗战时期,位于重庆西南部长江之滨的江津及其所属白沙镇,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经济基础和人文底蕴,成为战时首都重庆的疏散区,安置大量内迁学校、文化机构和工矿企业。1941年《新民报》首提“白沙文化区”,1942年重庆《大公报》设“津沙简讯”,《新蜀报》辟“津沙”专版,“津沙文化”称谓确立。以江津县城和白沙镇为核心的“津沙文化区”与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并称大后方“文化四坝”。

今日白沙镇,国立中央图书馆、张爷庙、江津师范、聚奎书院、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王政平民居、白沙夏公馆(德庐)等多处抗战遗址化作“抗战记忆”,既是烽火岁月的实物见证,更是精神传承的活态教材。

当天,文艺家们先后走访了夏公馆、朝天咀码头、东华街、吊脚楼等地,开展抗战文化主题创作采风。每到一处,大家都细致观摩遗址风貌,认真聆听讲解介绍,深入搜集文献资料,积累创作素材,并与现场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进行交流访谈,力求在历史的回响中捕捉灵感、汲取养分。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文艺家们踊跃发言,畅谈采风心得。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入挖掘津沙抗战文化的独特价值与精神内涵,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力争推出一批能够生动展现历史风貌、传承民族精神的诗词、散文、摄影、书法、绘画等优秀文艺作品。

老同志王忠德、何建平、李德良、黄淳参加活动。

编辑:蒲泽熙
编审:蒲泽熙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