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夫妇探望张正华老人,15年诺言绘就“不是亲人胜亲人”的团圆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9-29 16:53

江津融媒讯(记者 黄娅秋 通讯员 陶亚克 实习记者 朱邹)“张嬢嬢,开门哟!您心心念念的板鸭给您带来啦!”9月29日上午,江津区德感街道的老楼道里,陈强的大嗓门裹着中秋的暖意,刚落下就听见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一开,80岁的张正华老人扶着门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伸手就攥住了刘东梅手里的礼品袋:“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进来,我给你们买了喜欢吃的水果!”

刚进门,刘东梅就没歇脚。她先把月饼礼盒轻轻放在茶几上,转身就扎进厨房——熟练地掀开燃气阀检查,手指顺着管道摸了一圈,又拧开开关试了试火苗,确认安全才松了口气。接着又走到阳台,把老人晒在竹竿上的衣服收下来,叠得方方正正放进衣柜,还特意把新买的软棉秋衣放在最上面:“嬢嬢,这衣服我摸过了,软乎乎的不扎肉,您降温就穿上,别冻着肩膀。”说话间,她还顺手把老人床头歪了的台灯摆正,动作熟得像在自己家。

另一边,陈强早拎着新鲜蔬菜进了厨房,“哗啦”一声把丝瓜、番茄倒进洗菜盆。“今天给您做丝瓜肉丸汤,肉丸我特意剁了三遍,您嚼着不费劲儿;板鸭稍微热一下,配您爱吃的番茄炒蛋,再炒个清炒时蔬,营养够够的!”他一边洗着菜,一边跟客厅里的老人搭话,切菜的“笃笃”声、水龙头的流水声,混着老人的应答声,把屋子填得满是烟火气。

没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香味。陈强端着热气腾腾的丝瓜肉丸汤上桌,汤面上浮着翠绿的葱花;刘东梅赶紧给老人盛了一碗,还细心地用勺子撇去浮油:“嬢嬢,先喝点汤暖暖胃,小心烫,我吹过了。”三人围坐在小餐桌旁,灯光映着满桌的菜,也映着三张笑盈盈的脸。

“这15年啊……”老人喝着汤,眼眶突然红了,声音也软了下来,“你们比亲儿女还贴心,我生病时你们半夜送我去医院,天冷了给我送被子,我……”话没说完,刘东梅就握住了老人的手,轻轻拍了拍:“嬢嬢,您别这么说,我们就是一家人。”

“当初答应了杨宏兄弟,要照顾好您二老,我不能食言。”陈强放下筷子,笑着补充,“现在东梅也帮着一起照料,看着您好好的,我们心里比啥都踏实。”刘东梅也点头,给老人夹了块板鸭:“您开心,我们就觉得幸福。”

说话间,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桌上的月饼盒上,也落在三人交握的手上。这个提前到来的中秋团圆饭,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有着最动人的细节——15年的坚守,让“你父母就是我父母”的承诺,变成了一碗碗热汤、一件件暖衣、一次次陪伴,也让跨越血缘的亲情,在这个秋天里,甜得像月饼,暖得像炉火。

编辑:曾维婕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