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龚滩古镇
◆李德良
醉美金秋,2025年10月17日上午,我随江津区委老干局赴渝东南调研行活动,第四站来到酉阳县龚滩古镇。我们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街上,两侧吊脚楼墙头的三角梅如瀑倾泻,红紫粉橙,绚烂夺目,与乌江山水交相辉映,造就“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绝妙景致。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沉浸式游览了龚滩古镇与乌江画廊,饱览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瑰丽画卷。

(一)龚滩古镇:绝壁上的千年音符
坐落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地处渝黔交界要地,龚滩古镇是一座拥有1800余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超80%的吊脚楼风貌,以及与乌江画廊浑然天成的景观组合闻名,被盛赞为“巴蜀第一镇”“险壁上的音符”。
2006年,因乌江彭水电站建设,古镇整体搬迁至下游小银滩复建。建设者们恪守“原生态、原风貌、原材质”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古镇的历史真实性,让这份文化遗产得以在新址延续生命。
如今的龚滩,有一条长约1.3公里的石板街蜿蜒其间,50余座吊脚楼依山而建,采用传统木质穿斗结构,堪称“建筑奇葩”。部分明代始建的石桥仍在使用,石头护栏高矮宽窄不一,弯弯曲曲迂回延伸,是村民与游客休闲歇脚、品味时光的好去处。
与老镇相比,新镇虽少了吊脚楼后直面乌江绝壁的震撼,以及对岸峭壁回荡的湍急水声,但新添的韵味同样动人:屋前石板路的古朴、屋檐大红灯笼的喜庆,在烟雨中与凤凰山麓的层层云海相融,更显秀丽清绝,宛如一幅水墨淡彩画。
新龚滩依山傍水而建,新街的建筑节奏与老街一脉相承。石台阶、石板路串联起家家户户,座座小石桥与石板路浑然一体,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图景。绿水青山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带来了发展新机——红色沥青路不仅连通了村落,更引导着村民在新时代稳步前行,让古镇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龚滩古镇的荣誉簿上星光熠熠:2009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17年入选“最受网民喜爱的十大古村镇”,2019年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列,2022年成功入选“非遗旅游小镇”名录,成为乌江画廊当之无愧的核心旅游地标。
这座古镇的魅力,不止于“凝固的历史博物馆”,更是土家族文化活态传承的载体。清晨薄雾中,乌江渔影摇曳;夜晚吊脚楼里,袅袅炊烟升腾……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游人用脚步丈量、用心扉感受,在时光的褶皱里读懂它的故事。

(二)乌江画廊:千里乌江的精华长卷
作为市级风景名胜区,乌江画廊涵盖乌江干流酉阳龚滩古镇至万木乡河段,以及自东向西倒流的乌江支流阿蓬江西阳段,占地面积达240平方公里。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的乌江,自贵州沿河县进入重庆酉阳土家族自治县万木乡、龚滩镇,最终于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而龚滩所处的“乌江百里画廊”,正是这千里乌江中最璀璨的精华段。
“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八大景观要素共同构筑了乌江画廊的独特风貌。清代诗人梅若翁曾挥毫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行舟江上,只见山峡涧谷壁立千仞,水色连天无际,青山绿水间,两岸鸟语花香。舟行其中,仿佛“银河落九天”的奇境在眼前铺展;远眺两岸悬崖,宛如八大屏风矗立,山岩笔直陡峭,鬼斧神工的造化令人叹为观止。正因如此,乌江画廊才有了“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誉,也成就了“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的绝代风华。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