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出海”全景纪之东南亚篇】35000标箱!“四维协同”深化重庆与东南亚合作

江津融媒讯(记者 刘星欣 见习记者 李江 通讯员 明萌)10月21日,一批满载老挝香蕉的中老冷链班列抵达小南垭站,随后分拨至双福国际农贸城;10月24日,与老挝LC货物运输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构建国际供应链网络……从生鲜直达至供应链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常态化运行6年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正以“四维协同”之力,让重庆与东南亚的联结愈发紧密。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珞璜港,联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到发点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形成“水公铁”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园区通过制度创新、通道升级、区域联动、产贸融合“四维协同”,以大枢纽聚集大产业、大链主带动大集群、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顶层设计推动下,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叠加“铁路快通”与“车边直提”等海关监管创新举措,持续加强珞璜港水运口岸开放与小南垭站集装箱货区设施升级,不断提升铁海联运主通道的运输能力。目前,园区已形成中老、中老泰跨境班列常态化运行体系,率先开通中老泰马、中缅铁公跨境联运班列,构建起覆盖127个国家、571个港口的10余条国际通道网络。

为深化与东盟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成立专项小组,赴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考察调研,积极参与策划并推动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与泰中罗勇工业园、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等境外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此次2025东盟国际优品暨川渝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开幕式上,和老挝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深化“三国三园”合作。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现集聚1000余家企业,形成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等主导产业集群。依托园区在全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开放口岸+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保区+铁路和水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开放平台体系,这些企业不仅加速产品“出海”,还积极在海外投资建厂。比如,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赴泰国投资建厂,构建“重庆研发+东南亚制造”的全球产能布局。
数据是深度合作的最佳注脚:截至2025年10月22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计开行5581列,共运输279076标箱,累计运输货值291.26亿元,铁海联运运输量全市占比稳居首位。其中,外贸货物运输量58870标箱,外贸总货值57.76亿元,和东南亚国家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高达35000标箱。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