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江津这里至今遗留86处弹痕!

2019-08-27 17:19    来源:江津网
2019-08-27 19-2

今日

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携手华龙网主办的

“重走刘邓大军解放重庆之路”

全媒体宣传活动走进江津

寻访解放重庆的历史足迹

合影。记者 郑江黎 摄

在走访过程中,采访团详细了解了江津县城和平解放、江津渡江战斗等相关历史,沿着当年刘邓大军解放重庆的足迹,实地采访回顾当年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并记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江津发生的巨大变化。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重庆解放70周年。1949年8月19日,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发出川黔作战的基本命令。当年11月30日,军队进入城区(注:现重庆解放碑区域),标志着重庆城区实现解放。

为重温这段历史,8月19日到8月31日,“重走刘邓大军解放重庆之路”全媒体宣传活动采访团将先后走进秀山、酉阳、黔江、彭水、石柱、武隆、南川、綦江、江津、涪陵、巴南、南岸、渝中等13个刘邓大军当年解放重庆途经的区县,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光辉历史的同时,喜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当地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养成浩然正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国民党366师起义 江津县城和平解放

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科长钟治德介绍江津渡江战斗情况。记者 郑江黎 摄

当时,国民党366师驻防江津,师长是江津人谢直。解放江津的关键在于争取国民党江津守军366师的弃暗投明。谢直在1934年投考国民党中央军校时,就与共产党员吕一峰有所接触,对党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1938年,谢直在西安任独立工兵第三团少校连长,常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接触,并受到过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和嘉勉,对其政治立场有着重要影响。谢直出任366师长后,江津地下党和军界前辈夏仲实一再劝告其务以乡梓为重,一定要做到保境安民,不可在家乡发生战祸。谢直意识到只有率部起义投向革命,才是唯一出路。

江津渡江战斗第二路战斗地。记者 郑江黎 摄

为了配合解放重庆,谢直命令所属的学兵团由璧山县城移驻成渝公路上的要冲丁家坳,准备在必要时截断此陆上交通要道,将所辖的主力团调驻白市驿,并与367师师长艾绍珩约定,关键时刻共同封锁机场,截断空中航线。

1949年11月24日,谢直乘专轮由重庆回到江津366师师部。他设想以江津驻军的地位和县人的名义,带动江津的国民党机关政府人员一道起义。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联络部的朱炳辉,化装成老百姓,抵达江津,与谢直秘密会见,传达了党对谢直决定起义表示欢迎。为了争取罗广文兵团同时起义,以彻底瓦解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尽快解放全川,党组织要求366师不必在江津起义,要撤退到长江北岸,以掩护解放军渡江,然后跟着国民党军殿后部队撤退,这样可以避免我军与其他国民党军队接触发生战斗,保证我军逐步靠拢围逼罗广文兵团,以敦促其起义。

村民何恩义回忆战斗情况。记者 郑江黎 摄

1949年11月28日上午,国民党胡宗南所部第一师在江津长江北岸布防完毕,江津作为南岸屏障的军事意义已经结束,胡宗南通知谢直的366师过江。同时,重庆警备总司令杨森和西南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孙伯权均电催谢直立即炸毁江津被服厂,全师撤退至江北,烧毁所有可供解放军渡江的船只,然后顺成渝公路随长官公署警卫团之后,向川西方向集结。谢直此前已接到了党的指示,遂派部分兵力北渡长江,驻防九龙乡一带,一则应付西南长官公署的命令,二则担任警戒江津北岸任务。此时,江津县城国民党警、政机关人员业已逃窜,局面混乱。谢直命令366师警卫营在县城各街道设置岗哨,以维持秩序。

11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副军长肖永银率部解放綦江后,即指挥第34、35、36三师,分路挺进江津县境,军指挥所设置于小河坝(今江津西湖镇)以控制綦江走廊,并在此分兵进击。东路34师由师长尤太忠率领,经由江津之真武、仁沱、珞璜,夹击重庆南岸。中路35师有师长李德生率领,攻取金泉制高点后,经先锋进入县城,控制重庆城区上游水陆枢纽。西路36师由师长邢荣杰率领,占李市、进白沙,向合江、泸州进军,控制赤水河走廊。

28日下午2时,35师先头部队103团进抵城关,尖刀排抵达江津东郊外。朱炳辉前往联络,要求待366师全部撤退出江津后,解放军才入城。谢直渡江与九龙驻防部队汇合,将所有船只放回南岸。4时,江津中心县委书记李培根到江津东门口外,与108团接头后,通知熊伯涛去接管钱粮处、银行、工厂和县政府。5时左右,解放军尖刀排入城,江津县城和平解放。

入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马鞍石至今遗留86处弹痕

位于江津区圣泉街道陡石村的马鞍石战场遗址。记者 郑江黎 摄

11月29日深夜,江津渡江战斗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5师103团先头连兵分三路强渡长江。中共江津中心县委组织人员带路和推船。此前,准备在江津起义的谢直366师北渡长江后,按照党的指示尾敌西进川西相机起义,江津长江北岸由胡宗南所部第一师接防,谢直366师已不能担任掩护过江,所以该役是强攻。

马鞍石战场遗址。记者 郑江黎 摄

第一路渡江部队从县城小西门渡江,直取北岸狗爪岩一带,首批3只木船靠岸,短兵相接中,船工李德荣、李富贵受伤;随即,第二至第四批木船抵达北岸。第二路从县城东门公园出发,船过江中心后,在石牛滩搁浅,遭到敌人火力猛烈袭击,解放军高根白、宋志文、邵永发等9名官兵牺牲,带路和推船人员中,刘吉祥、王治清、凌承业、赵清云牺牲,漆金和、王光林受伤,其余战士扑水强渡成功。第三路未遇抵抗,顺利从五举沱渡至北岸汤粑沱登陆。11月30日零点,我后续部队五百多人突上北岸,对敌展开猛烈攻击。

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科长钟治德介绍马鞍石战斗激烈情况。记者 郑江黎 摄

我军沿德感、海螺、陡石前进到马鞍石处,遭遇敌军阻击。敌军占据三面低下倾斜的有利地势在曾家岩高地上,利用抗日战争中修筑的国防工事,居高临下,打出照明弹,集中六零炮,轻重机枪火力,向我军扫射。

此时,江津东线我35师104团已突破江口防线。为贯彻东西呼应威逼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的战略意图,从江津县城突上北岸的我军,遂留下一个加强排和充足弹药,强攻马鞍石以牵制敌人,大部队折而东进,与34师对白市驿形成夹击之势。

马鞍石高地,有一营守敌。我一个加强排由王排长带领,以班组为单位,英勇奋战,从低洼地向上猛攻,枪声、炮声、厮杀声震动山岗。激战至黎明,敌人才发现我大部队早已移师,其主力遂仓皇退守成渝路璧山要道,马鞍石高地留下一个连负隅顽抗。双方激战至11月30日下午7时,我加强排勇士攻上马鞍石,残敌向璧山方向逃窜。

马鞍石战斗是刘邓大军解放江津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强攻马鞍石的加强排是火线上临时组建的,在此壮烈牺牲的5名战士均为无名烈士。马鞍石山沿巨石上点点弹痕至今犹存,其中有块石头上有弹痕86处。

江津是重庆上游战略要地,历代兵家攻取重庆,均先据上游江津。刘邓大军解放江津威撼重庆,打破了胡宗南部队在重庆上游的防御体系,直接威胁了重庆城国民党军队向西溃退的陆路咽喉成渝公路和白市驿空中走廊,促成了重庆的提前解放。江津渡江战斗因此入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记者 易志慧 郑江黎)

历史资料由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新闻热线】47588101(办公室) 47588102(新闻部) 47588107(网络电视台)

您所提供的线索一经记者采写成新闻,我们将给予每条50-100元现金奖励。详情请点击查看。

总编辑:涂普健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编辑部主任:李皓  编辑:罗梅  2019-08-27 17:19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