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独门秘诀在此!看江津为何如此具有“硒引力” !

2019-10-28 17:34    来源:江津网
2019-10-28 19-3

嘉平镇规模化养牛场。特约记者 李顺林 摄

江津是“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也是“中国生态硒城”。这里,90.21%的土壤达到中硒及高硒水平,硒分布均衡;这里63.3%的农产品达到富硒水平,是全国唯一大城市城郊型天然富硒区;这里,是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匀的中国长寿之乡,人均寿命比全国高出3至4岁,现有百岁老人178人。

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优势、自然生态优势、长寿文化优势,为江津的农产品贴上了津(金)字招牌,也为江津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底气。粮油、蔬菜、畜禽、花椒、水果、茶叶、水产、中药材等八大类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富硒产业年产值突破68亿元;富硒大米最高卖到每斤150元,“羊儿山”富硒土鸡蛋每个卖5元,“猫山”富硒茶叶每斤最高卖到8000元,建成富硒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个……

提升“硒引力” 富硒品牌撬动百亿级大产业


江津富硒鸡蛋生产现场。特约记者 谢洪均 摄

2017年,江津举行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向全国推介江津富硒资源、富硒产品。来自国家和市级相关部门,国内相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全国富硒地区、知名企业,以及重庆各区县的300多名代表汇聚江津,集中展示富硒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也正是这一年,江津大力实施农业品牌计划,着力构建“1+8+N”富硒品牌体系,成功注册并发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江津彩”,品牌取义于“一江精彩在江津”。

截至目前,江津已培育“福音”“骄王”“硒客来”“康崃硒”“四面绿针”等富硒特色品牌40个,富硒商标总数达到112件。全区 “三品一标”农产品存量413个,重庆名牌农产品57个,农业品牌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累计认证富硒产品已达100个,位居全国第一。

品牌建设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富硒产业产值的不断提高。2017年,江津富硒产业产值55亿元;2018年,增加到68亿元;今年1至9月,江津富硒产业产值已达65亿元;预计到2020年,江津富硒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注重“硒品质” 为富硒品牌上了“双保险”


富硒花椒油。特约记者 苏盛宇 摄

一个好的品牌,需要过硬的产品做支撑。从这点出发,江津在产业标准化和产品质量监管上做足了文章。

依据全区硒资源普查结果,江津对富硒产业生产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布局,集中成片发展粮油、花椒、茶叶、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和中药材等8大类富硒产业。制定了大米、豆类、水产、畜禽、茶叶等富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在中农大教授工作站的指导下,开展富硒米花糖、富硒米线、富硒桑葚酒、富硒香菇、富硒米骨、富硒虫草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

2018年,江津被评为首批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目前,已建成富硒产品种植基地45万亩、水产基地3.8万亩,富硒畜禽出栏超过500万头(只),培育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基地50个。

品质是品牌竞争的核心力。为防止注册的“一江津彩”品牌被滥用,江津出台了《重庆市江津区“一江津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把产品品牌认证和质量安全追溯作为授权资格条件,将“一江津彩”授权产品作为“巴味渝珍”推荐的必要条件。

科学检测是保证富硒产品品质的必要条件。对此,江津“全区一盘棋”全面发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发布备案了涵盖14类135个产品的《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建成“农业大数据一张图”富硒产业服务平台,建成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投用,认证富硒产品100个,富硒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全覆盖。

凸显“硒价值” 品牌效益让未来更可期


富硒水产。(资料图)

富硒产业正深刻改变着江津的农业产业格局,“硒价值”越来越凸显,广大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

在江津区柏林镇,因为“硒”,数万亩富硒水稻每年还未上市就被提前预定“抢光”,大米上市后最高卖到每斤150元;在嘉平镇猫山采茶节上,一盒32克装头茶拍出1万元高价;在李市镇一个叫“羊儿山”的山沟,当地群众向上海、北京等地销售经过认证的富硒土鸡蛋,每个最高卖到5元……

据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统计,一年来,仅富硒产品认证共惠及周边农户约130户,户均实现增收3.8万元,有效推动了农户致富增收。

为促富硒农产品销售,江津区在双福国际农贸城建成江津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重庆主城和江津城区建成富硒农产品专卖店或体验店32个。同时,成功上线运营“京东生鲜中国特产江津馆”“重庆富硒网”“淘宝江津硒货旗舰店”“淘实惠”等数十家网站(店),初步建立起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富硒产品销售体系。

“常到江津走,能活九十九。”江津富硒产业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江津而言,“长寿经济”才刚露头角,未来可期!

(记者 贺宝胜  郑江黎 通讯员 苏俊杰)


【新闻热线】47588101(办公室) 47588102(新闻部) 47588107(网络电视台)

您所提供的线索一经记者采写成新闻,我们将给予每条50-100元现金奖励。详情请点击查看。

总编辑:涂普健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编辑部主任:李皓  编辑:罗梅  2019-10-28 17:34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