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一首诗“诞生”一个镇!江津这里巨变!

2019-11-16 15:24    来源:江津网
2019-11-16 19-3

龙门滩。 (龙华镇供图)

“滩水凶险,蜀王命工凿石梁为门,乡人以江水如巨龙穿门而过,因称龙门滩。”2001年5月龙门滩镇更名为如今的龙华镇。紧靠长江,背倚群山的龙华位于江津城西,地处“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域,辖区面积84.81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是典型的浅丘农业小镇。

龙华全貌。 (龙华镇供图)

70年来,勤劳朴实的龙华人民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把这块美丽但不富裕的村野变成了富庶而充满生机的热土。70年栉风沐雨,这个坐落于长江之畔的小城镇,紧跟时代的步伐奋力拼搏——公路连通千家万户、农业发展欣欣向荣、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居民生活多姿多彩,70年砥砺前行,龙华镇在历史的进程中实现了华丽蜕变。

四通八达 公路网纵横交错取代船只唯一

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当时境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45年前的龙华镇交通闭塞,人们如若想要去向远方,只能走水路客船或借助长江过河船到龙门对面的古家沱火车站搭乘火车。方圆数十公里的群众每天在龙门码头来往沟通,高峰时多达数百人,家住龙门边缘地区的村民还需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龙门码头,出行不便成了龙华区域老百姓的共同困境。

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 (龙华镇供图)

1979年秋季,当头戴大红花,满载农用物资的重型卡车从江津途径李市至土门子开进龙土公路,最终缓缓驶进龙门场时,龙华镇第一条县级公路通车典礼上的数千群众、修路代表欢呼雀跃、奔走相告。1982年,江津也因这条山区公路第一次被四川省评为“先进单位”。数万人的劳动场面,三年多的激情岁月,打开了龙华镇交通巨变的大门——

1983年,江津运输公司正式通了客车,线路为龙门—李市—江津,从此,沿线群众正式告别了步行或必须坐船才能进江津城的历史;2003年,双龙公路改建完成,过去到江津步行要花3个多小时到现在乘坐汽车只需30分钟。如今,龙华镇境内有县道1条,总长9.5公里;乡道2条,总长12.8公里;村社级公路100条,共计271.8公里,镇里的公路建设已形成纵横交错、外联内通的循环交通网。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交通的四通八达,龙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也随之打破。

蒸蒸日上 产业链纵深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公路通、产业兴。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效带动了全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2009年8月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之一,龙华镇以“项目为主,融资为本”为发展理念,专门成立了镇现代农业园区办,全力推进农业项目招商引资。重庆鲁能美丽乡村、重庆锦程实业有限公司、重庆硒之品农业有限公司等23家现代农业项目接踵而至,纷纷在龙华“安家落户”。

乡村风貌。 (龙华镇供图)

2018年正式在龙华投产的重庆硒之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有机蔬菜基地1600亩。公司的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让周边500余户1000余名农民受益,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解决了镇上的建卡贫困户就业3户5人、低保户就业8户17人。现在,该公司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后年销售额将破亿,展望未来,随着公司的“枝丫”越发繁茂,相信将会给四周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养分”。

现代农业蒸蒸日上。 (龙华镇供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产业的兴盛也让贫困户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其实,这只是龙华镇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侧面,通过结对帮扶、技能培训、精准施策等一系列措施,龙华镇努力帮助贫困户“摘帽”。截至2018年底已脱贫(享受政策)120户393人,引导贫困户种植花椒19000余亩,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户67.6万元,完成农村建卡贫困户房屋安全等级鉴定123户。

芝麻开花,节节高。眼看着一个个农业项目发展蒸蒸日上,龙华镇继续推陈出新,加强“重庆十大最美小镇”和“重庆最美十大古诗”的宣传推介力度,力争今年建成1至2家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高端农庄,融合园区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欣欣向荣 文化繁荣与颜值焕新齐头并进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龙华,其境内一大盛景龙门滩便有“上川江第一峡水险滩”的称号。2017年,描写龙门滩奇景的《过巴龙门》一诗成功入选“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且排名第一;同年,龙华镇获得“重庆十大最美小镇”殊荣;2018年,龙华镇荣获“重庆市诗词名镇”称号。

借着“诗词名镇”的东风,龙华镇持续发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档次。2019年初,结合燕坝村如诗如画的地理环境,龙华镇创新打造临街“一户一诗”的人文景观,在场镇和临街住户门前的墙壁上,采用手绘的方式,为全村绘制诗词89首,并给每首诗配上相得益彰的图画。目前,燕坝村已成功创建“重庆市诗教示范社区”。“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到处走了看,每家每户都要走完看完。”以前对诗词概念空泛的燕坝村居民熊德香,现在问她,她随口就能说出两三首诗词的标题和作者。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还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诗词名镇”的独特魅力,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一户一诗”景观。 记者 许京梦 摄

内外兼修的龙华既丰富着“里子”,“面子”上同样精致,走在古朴的场镇上,干净整洁的街面清晰可见,清新怡人的气息扑鼻而来,龙华场镇的颜值焕然一新。新建的3000平方米人行道路、48盏路灯、5座公厕、农贸市场停车场及硬化入场道路1600平方米,改造文化广场及停车场3800平方米……无一不诉说着龙华镇发展变迁。

场镇的眼前一“靓”也伴随着乡村人居环境一步步迈上新台阶。今年,龙华农村新增垃圾桶460个;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5%;完成24.9公里12条农村小康公路的修建……入目青翠、天蓝气清、道路平坦,一改往昔“脏乱差”的画面,龙华镇乡村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龙华镇供图)

场镇面貌焕发新颜,村容村貌日新月异,龙华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历史的车轮正不断前进,这座诗韵悠悠的“诗词名镇”也在持续发光发热,如今,诗词逐渐成为广大龙华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诗词文化在代代龙华儿女中传承发扬,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攀升,一幅新时代的画卷正在描绘。

(记者 涂普健 许京梦)

【新闻热线】47588101(办公室) 47588102(新闻部) 47588107(网络电视台)

您所提供的线索一经记者采写成新闻,我们将给予每条50-100元现金奖励。详情请点击查看。

总编辑:涂普健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编辑部主任:李皓  编辑:李皓  2019-11-16 15:24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