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市镇:凝聚统战“新”力量 让非遗经济“热起来”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向娇)“我要2个在这儿吃”“我要40个用纸箱子包装”“我要10个带走”……11月28日,李市镇彭天智桐子叶麦粑早餐店里,顾客来来往往,热火朝天。
刚出锅的桐子叶麦粑
在店门口显眼的位置,刚出笼的麦粑热气腾腾,麦香扑鼻,店里的餐桌上坐满了吃麦粑的顾客,店门外排满了等待打包的顾客。“我们都是老顾客了,这个麦粑手艺传统,味道正宗,软糯香甜,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非常好吃。”顾客杨婆婆说她每周都会来买桐子叶麦粑。
“我们一天要卖两三千个,生意非常好。”李市桐子叶麦粑非遗传承人周夕书介绍,她的桐子叶粑不仅在李市本地畅销,在四面山景区和重庆等地也非常受欢迎,一年卖出桐子叶麦粑超过1百万个,产值200余万元。
据史料记载,李市桐子叶麦粑和市级非遗项目旱龙舟山歌会密不可分,早在明末清初的端午时节,李市举行旱龙舟山歌会时,会在家蒸桐子叶麦粑供大家享用。后来桐子叶麦粑一直在民间延续传承,为了更好保护传承这一美食文化,2015年李市镇政府积极支持拥有桐子叶麦粑传统制作手艺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彭天智和周夕书夫妇将桐子叶麦粑申遗,并获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市桐子叶麦粑至此有了“身份证”,做大做强也有了“底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周夕书采摘新鲜的桐子叶
申遗成功后,周夕书夫妇的桐子叶麦粑生意越来越红火,对桐子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17年,周夕书决定摆脱到外地四处收购桐子叶的囧境,回到她的老家洞塘村开荒种桐子树,并自掏腰包修产业路,便民路。经过6年的发展,桐子树种植面积超过300亩,新建了两个桐子叶冻库,每年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6万余元,支付给周边村民的务工费2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150余人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力量。
李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李市镇还将继续在非遗文化的挖掘、产业的延伸上持续发力,凝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力量,积极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将统战资源与非遗文化有机匹配,将文化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非遗项目助力共同富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