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 埋头苦干 奋力打造“一枢纽三高地” ——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全区引发热烈反响(平台篇)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06-13 20:43

6月12日,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举行,全会提出,要纵深推进现代化新江津建设,重点打造“一枢纽三高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江津新的更大贡献。

全会精神在我区各平台引发热烈反响。各平台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重托、感恩奋进,锚定目标、埋头苦干,奋力打造“一枢纽三高地”,纵深推进现代化新江津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业绩。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

全会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下一步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大家倍受鼓舞、倍感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接下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将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的丰富内涵,围绕全市“九大关键枢纽”建设任务,瞄定“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这一核心竞争力,坚持“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一体打造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

提速高质量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不断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瞄准先进装备成套、先进材料、物流与现代供应链等产业方向全面开展招商工作,推动已签约项目开工和开工项目运营投产。

加快完善主枢纽通道和服务功能,推动支坪长江大桥、中梁山隧道等融城通道尽快开工建设,持续增强珞璜港和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全力构建内畅的大通道体系;做优中欧、中老、中越、中老泰等跨境班列,全面提升物流组织运营能力水平。

加快构建通道、物流、产业融合互促高质高效发展新机制,做大做强通道经济、枢纽产业、保税经济,积极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精心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聚要素文章,持续推进“三国三园”建设,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

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在“五地一城”和现代化新江津“六个新”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迭代提出重点打造“一枢纽三高地”。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新目标体系,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体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盘活、闲置厂房利用、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四方面“挖潜”文章,力争全年出让征而未供工业用地910亩、新开工低效工业用地870亩、盘活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

同时,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提能级”,聚焦园区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拓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双福工业园发展中心

双福工业园发展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将深刻把握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新目标体系,结合“一枢纽三高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路径,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聚集,全面推进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环交大创新生态圈建设,高质量集聚一批科创主体、科创项目,高效率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无人机及反制无人机、新材料、山地丘陵智慧农机三个细分领域,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领军企业。

立足实际,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保障各类生产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江津融城发展及渝西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桥头堡、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区、现代宜居城市群的新样板。

白沙工业园发展中心

白沙工业园发展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将深刻把握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新目标体系,结合“一枢纽三高地”,稳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明确工作着力点,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细化“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园区新型材料(光伏)及新型储能、消费品工业(酒水饮料)等产业发展,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创新招商方式,强化联动协作,补齐建强产业链条,推动优势产业集群迈向更高质量。

抓好项目促建,强化项目促建,全力抓好新项目落地建设,以“亩均论英雄”改革和“五大倍增行动”为抓手,加快推动存量企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强要素保障,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征地和拆迁工作,满足用地需求;加快完成招商地块平场和市政道路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确保生产要素齐全。

滨江新城建设管理中心

滨江新城建设管理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将深刻把握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新目标体系,聚焦“一枢纽三高地”,切实找准发展定位,夯实工作基础,补齐自身短板,更好服务和融入江津新发展格局。

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作风建设上持续用力,切实把牢政治方向,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锤炼过硬作风,以高质量的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以滨江新城“六大行动”重点任务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渝昆高铁江津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李家湾隧道、浒溪北路、德感小学改扩建工程、江津城市大脑等项目建设,落地落实德感片区、圣泉片区城中村改造,以实干实绩助推宜居城市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医疗教育、商务商贸等城市配套,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滨江新城体育公园建设,塑造美丽宜居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宜业新高地上展现新城新担当新作为。

四面山管委会

四面山管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新目标体系,围绕“一枢纽三高地”,加快打造服务高品质生活新高地,全力强化旅游供给,强化生态环境供给,在保障多元化消费需求和提升特色供给上,展现新担当做出新作为。

强化旅游商品供给。做优做靓大四面山旅游环线;深度挖掘朝源观、灰千岩、会龙庄和四面山生物多样性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不断引进特色民宿;抓好四面山高山富硒冷水鱼产业链建设。

强化旅游体验供给。推动四面山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和深度旅游拓展;开展四面山钓鱼大赛、四面山滑翔伞全国邀请赛、“文旅中国•渝见四面山”暨七夕东方爱情节等10余项全国有辨识度的文化旅游活动;建成“云端四面山”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服务平台。

强化生态环境供给。常态化开展中央环保“绿盾”行动,保护好四面山片区的绿水青山;持续做好四面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持续发现四面山新物种;常态化开展森林抚育,持续巩固“人、物、技、防”举措,严防森林火灾。

记者 刘星欣 廖秋平 廖洋 王茜 通讯员 谭瑶 刘原原 白巧玲 刘行花 杨庆宇 叶含玥

编辑:王鹏
编审: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