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江津这群人竟这样玩!
为提升职工诗词素养,加强机关诗词文化建设,同时也是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昨日下午,
江津区网络传媒中心(江津网)在区文联会议室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由单位职工、实习记者、家属共同参加的中华诗词朗诵比赛。
全体演职人员合影。记者 叶子龙 摄
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作精彩点评。记者 叶子龙 摄
或唱或诵氛围浓 工会活动形式多

江津区网络传媒中心主任、江津网总编辑涂普健朗诵《囚歌》。记者 叶子龙 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活动现场,江津网全体职工与实习记者分为10个小组,或吟、或诵、或唱,将一首首诗词所表达的唯美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办公室朗诵《苔》。记者 叶子龙 摄

编辑部朗诵《几水歌五首》。记者 叶子龙 摄
最令现场观众震撼的,是由江津网最江津运营部带来的诗歌《黎明,我们向聂帅汇报》。4位选手铿锵有力的声音,饱含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帅乡儿女对聂帅的无限缅怀和敬仰之情。精彩的表演给整场比赛营造了热烈的气氛,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博得在场观众一致好评。该节目顺利夺得比赛一等奖。

最江津运营部表演《黎明,我们向聂帅汇报》。记者 叶子龙 摄
“以诗词比赛的形式开展工会活动,而且从通知到比赛仅仅4天时间,就排练出如此高质量表演,江津网全体人员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令我感触颇深!……”特邀列席的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对整场比赛给予高度评价。
(点击浏览江津网文化墙)
实习记者“秀”原创 真情实感吟诗诵
“写稿三更累且乐,采访二月人自怜……”这次比赛中,节目《江津网行》的文稿,其实是实习记者蔡璐璘根据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愿原创的一首诗词。

新闻部朗诵《江津网行》。记者 叶子龙 摄
作为2019年暑期实习记者,蔡璐璘在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里,从一个未接触过新闻采访的“门外汉”,到如今已可以独立采访写稿。“我在江津网实习期间,不单单学会了新闻写作,还提高了我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习期间虽然很辛苦,但还遇到了许多快乐的事情。”蔡璐璘向记者分享她的实习感受。

实习记者朗诵《蒹葭》。记者 叶子龙 摄

实习记者朗诵《如梦令》。记者 叶子龙 摄
江津网自2012年以来,已先后培训来自社会各界的实习记者300余人。今年暑期开始后,又迎来了20多名实习记者,他们中既有高中生、大学生,也有学校、镇街、部门的宣传工作人员,目前在岗实习的共有15人。在整个实习生活中,实习记者们不仅将接受新闻写作、稿件采编、视频制作、网站管理及交际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点击浏览江津网实习记者专题)

实习记者朗诵《少年中国说》,记者 叶子龙 摄
“外援”助阵亮眼球 比赛更添多元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还有好几名“外援”参赛——办公室、编辑部的节目,不约而同带上了孩子参赛,他们或弹古筝、或敲快板、或唱歌曲,给节目增添了不少靓色。

特邀小嘉宾古筝伴奏。记者 叶子龙 摄
原来,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江津网的职工们下班在家中也会进行朗诵排练,正巧被暑期放假在家的孩子们发现了,看到自己父母在家辛勤练习诗词朗诵,孩子们坐不住了,纷纷报名想要参加到这次比赛中来,将自己的才艺展现给现场观众。

技术部朗诵《四面山水·人文江津素描》。记者 叶子龙 摄

身着汉服的摄影师。记者 叶子龙 摄
“我之前就非常喜欢古诗词,平时也会将快板与诗词结合起来,这次正好看到妈妈在家中练习诗词朗诵,了解到江津网在举行诗词朗诵比赛,我就想和妈妈一同参加。”就读江津区四牌坊小学的小天表示。

视频部朗诵《江津八景诗》。记者 叶子龙 摄

现场观众。记者 叶子龙 摄
悠扬的古筝、清脆的快板、朗朗的童声……江津网职工与孩子们同台表演,将古筝、快板与诗词朗诵相结合,共同给大家呈现出一台精彩的演出。

一等奖获奖代表领奖。记者 叶子龙 摄

二等奖获奖代表领奖。记者 叶子龙 摄

三等奖获奖代表领奖。记者 叶子龙 摄
(记者 叶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