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镇环境变好了 吸引村民返乡养蜂致富

来源:江津网    2019-10-25 17:12

张国华正在割蜂蜜

张国华管理蜜蜂

江津网讯(特约记者 侯祥10月24日,连续数天的绵绵阴雨终于停息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吃过早饭,江津区蔡家镇石佛村3社村民张国华穿上防蜂服,拿起割蜜刀,提着装蜜的木桶割蜂蜜去了。

“秋末了,山上的花越来越少,没有了花粉采,蜜蜂就会把酿好的蜜吃掉,如果再不把蜂蜜割回来,一年的功夫就白费了。”张国华说。

转过屋后山嘴,是一片茂盛的树林,林荫下,整整齐齐摆放着一个个蜂箱,蜂箱周围,无数蜜蜂飞舞着,发出“嗡嗡”的声音拿出熏蜂香料,用打火机点燃,一股淡淡的香烟飘出,蜜蜂们登时四散开来,不情愿地飞离了蜂箱。张国华走近其中一个蜂箱,揭开箱盖,只见箱内蜂巢上,密密麻麻全是蜜蜂,张国华不慌不忙从蜂箱里取出蜂巢,用割蜜刀一划,晶莹剔透的蜂蜜立即流了出来。

“返乡养蜂这条路走对了!”看着这一幕,张国华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65岁的张国华家住石佛村黄桷岚垭,上世纪80年代,张国华就开始外出打工,做过木材生意,开过加工厂,当过水电安装工。2015年,张国华回家探亲,看到政府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后,自家后边原来那光秃秃的山峦已经树木葱茏,林中到处是野花,房前还有一个柑橘园,柑橘花开得正盛,散发着浓浓的香气,三三两两的蜜蜂在花间采蜜。如此美好的环境,还有那么多的蜜源植物,不正是养蜂的理想地吗,张国华突然觉得:自己马上60岁了,在外面快都干不动了,家乡环境变得这么好了,干脆回家养蜂吧。

说干就干,张国华辞去工作回了家,自己动手,用木板制作了蜂箱,里面涂上蜂蜜,安置到屋后的林子里,没多久,招到了第一箱蜜蜂,张国华十分高兴,每天细心照顾,蜜蜂迅速发展起来,到第二年,就已经有了15箱蜜蜂。

谁知就在这时,张国华的蜜蜂突然发生变故。有的无故死亡,有的无故飞走,15箱蜜蜂只剩下3箱,张国华十分沮丧。看到这一情况,当地党委、政府、人大伸出了援助之手,介绍他参加了江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扶贫创业养蜂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张国华学到了科学养蜂技术,同时,还在班上认识了许多养蜂能手。学习结束后,张国华自费前往这些养蜂能手的蜂场参观学习,虚心向他们讨教养蜂经验,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指导自己养蜂,张国华的养蜂业迅速发展起来,产出的蜂蜜卖到了江津、重庆主城及周边乡镇。到现在,张国华的蜜蜂已经发展到近百箱,仅养蜂收入,每年就有5万多元。

“今年虽然雨水多,影响了蜂蜜的产量,但还是取了近300多斤蜂蜜,已经卖得没剩多少了。我的蜂蜜是一年取一次,是正宗的百花蜜,如果要买,可以联系我,我的电话是13983149603。”张国华说。

责任编辑:李思萱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