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这个木雕大师很特别!从厨房里走来!
在中国,木雕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经过历史的长河,代代传承了下来。纯手工雕刻的木雕工艺品,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艺术。
一块在外人看来平淡无奇的木头
在木雕大师的凿刀下
往往会焕发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来
技艺高超、美妙绝伦、造型多样、惟妙惟肖
……

第二届中国雕刻大赛——侯兴波木雕作品《祖国颂》获得金奖
小百科:《祖国颂》是由一块上好的楠木雕刻而成,立足于木头本身的造型,侯兴波在上面雕刻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畅通的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高铁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发展的元素,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繁荣昌盛。

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也没有正式拜过木雕师傅,仅仅凭借兴趣,这个江津小伙子就战胜了各界专业的木雕大师,让自己的木雕作品脱颖而出。
2009年,28岁的侯兴波在部队服役,当时,他的工作是在厨房做炊事员,负责做饭和后勤。闲来无事时,就喜欢拿着南瓜雕刻一些飞禽走兽等造型。
在厨房工作了7年,侯兴波试着雕刻南瓜、冬瓜等。雕刻成品可做装盘装饰,雕刻失败了便洗干净,做成佳肴,这样既没有成本,也不会浪费。——这是侯兴波对木雕艺术的基本态度。
直到2016年转业后,侯兴波才开始尝试用不同材质雕刻,包括雕刻石头、木头等,雕刻作品千余件。

不仅如此,在侯兴波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木头以及琳琅满目的雕刻作品。


江津名人江渊雕像,日常用品刀叉,路边背着儿女用手机和丈夫视频通话的妇人……刻刀和木槌默契的配合着,点点木屑随着“当当当”的凿刻声不断飘落,一件件木雕就渐渐显露雏形了。


而且每一个工艺品,侯兴波都能说出其背后的故事和立意,尽管形象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PS:要是你去参观一下他的工作室,你就会被他精湛的技艺和有趣的创新力所打动,就像进入了一个木制的世界,但是一切又那么自然。

看似坚硬的木头,经过他的雕刻之后表现作品应有的属性。就像这只猫咪,雕刻得如此逼真。
现在的他,一旦有空就会去游览四面山望乡台瀑布、塘河古镇、中山古镇等江津美景,漫步其中,细品每个景点的特色、韵味等,并构思把这些景色雕刻成工艺品,以不同的视角,展示江津美景。
PS:喜欢木雕的小伙伴赶紧去偶遇吧~~~
一块小小的木雕,从选材、构思、设计、雕刻、打磨、上漆、成型等诸多复杂工序,汇聚了艺术家们无尽的汗水与付出。层层剥离的木屑,声声清亮的凿刻,婉转流畅的线条,处处讲究的细微末梢,艺术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尊重。
(来源:江津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