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高质量高起点 看助力“乡村振兴”的江南经验

江南职校珞璜校区综合教学楼

先锋校区新校门
2018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项目,2019年初,市教委公布名单,地处江津的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以综合评定分前十的优异成绩,在全市中职学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建设项目计划,建设期3年。
如今,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江南职校立足实际,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下足了工夫,办学效果怎样呢?
沉甸甸的荣誉为证,江南职校牵头成立的全市首个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集团以全市排名第二被市教委认定为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市中职学校仅有5个。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温暖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高水平办学 让农村娃高质量就业
2019年江南职校又获得了大丰收,该校继教师获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双冠王”后,再次在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创出佳绩,一举获得3个一等奖,赢得3张国赛“入场券”。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1金2银,实现了学生参加国赛成绩突破;参加在重庆市第三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
一张成绩单,折射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反映出学生的能力素养。江南职校有两个校区,一个地处江津工业园所在地珞璜镇,一个地处江津现代农业核心地带先锋镇,学校90%的学生都来自农村,30%以上的学生是贫困生。

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

学生创业项目获第三届渝创渝新大赛一等奖

毕业生李宪洪获评2019“巴渝大工匠”
学校扎根乡村办学。近年来,面向地方富硒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着力办好畜牧兽医、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等涉农专业,开展法人制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建立了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了一支由60多名涉农职业教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将涉农课程作为全校各专业学生必选的公共基础课程。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江南职校校长刘友林谈到,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在这个思路的引领下,学校改革原有的教师培训方式,实施重技能、重特色的“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国外、多层次多门类培养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在市内外、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团队。
在这种模式的培育下,近3年来,江南职校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06项。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创业成功率16%以上。创业典型,来自贵州桐梓的校友李宪洪先后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和2019年“巴渝大工匠”。
高质量培训 让农民用技能增收致富
水波荡漾的笋河里,一群群鱼儿活蹦乱跳;风景如画的水乡边,各地游客往来如织……11月20日,看着自己生机勃勃的农庄,“笋河水乡” 富硒生态养殖绿色农业及休闲观光旅游农庄老板张信春开心地笑了。

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暨创业提高培训
张信春是江南职校第三期扶贫创业培训特种水产班的学员,返乡创业的他,想发展生态鱼虾却苦于缺乏技术,江津区扶贫办向他推荐江南职校扶贫创业培训特种水产班。带领家人、员工参加培训后,张信春信心满满,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初期规划340亩的现代富硒生态特色水产养殖农庄,如今农庄生意红红火火。

产教融合基地——卓联电子生产车间

产教融合基地——重庆东科模具生产车间
张信春只是江南职校培训集团千千万万受惠农民之一。依托集团,学校把培训送到了田间地头,让农民看到希望“前景”。目前,职教集团已有成员单位78家,通过合力探索实践“平台化”教学实训基地、“模块化”培训课程资源、“网格化”培训管理、“合约化”培训关系、全程化服务保障的“五化”培训模式,年培训农村实用性、技能型、创业型人才20000余人次。
不仅如此,江南职校还与重庆蕙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建起一个占地1000亩,集“产、学、研、训、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农培训基地,与市内外农科院(所)和28家农业合作共建32个专业技能培训基地,与12个村(社)联姻共建科普示范园81个。
规模培训的效果很快显现,近年来,该校1800余名学员立足农村成功创办中小微企业,5312农户技能致富成为带头人,种养殖扶贫培训更是帮助12个贫困村的近200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余元。
高起点服务 助推江津现代农业发展
走进江津的很多乡村,你都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漫山遍野的田野里,一片片低矮茁壮的花椒树迎风挺立。
这里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花椒之乡”,全国最大的青花椒种植区和产区。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江津花椒产业快好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江南职校农科教结合的功劳。1970年起,江津农民零星散种花椒,20多年来发展不到2000亩。江南职校瞄准这一产业,在1999年培训基地建立后的第一年,举办了6期花椒产业化培训班,培训全区18个镇乡近2000名花椒技术学员和镇、村、社干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学员回乡后,如星星之火迅速在农村“燎原”,当年全区就新发展花椒5.5万亩,一年超过前20年!

现场技术指导
规模有了,江南职校又开始在产业化种植上做文章。学校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开展花椒栽培、改良、管理、加工等新技术培训,该校农学专业教师、全国“三区” 科技特派员钟志祥,就是花椒技术方面的专家,他带头研发的花椒树体管理“410”法则与矮化密植技术,不仅降低了花椒35%——40%的种植成本,而且管理方便,在全区花椒种植户中得以推广。
与此同时,学校协同政府开发市场、拓展订单、培养人才,不仅培养出种植大户,开发出“九叶青”“骄王”等花椒新品种,拟成立富硒产业培训基地,推动富硒农副产品的传承与研发,助力江津“中国生态硒城”“中国长寿之乡”名片更响更靓。
上汽通用五菱“订单班”实训
不只江津,江南职校让师资、教学等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地方,带动职业教育发展。包括与周边省市农村中职开展分段式、托管式合作办学,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师资培训、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与云南邵通市6个区县开展职教扶贫协作工程,年接收当地贫困学生800人以上,为当地职业教育发展与脱贫攻坚增强了新动能。
以建设引领农村职教发展的重庆领先、全国一流、世界水准的高水平中职学校为目标,如今,江南职校正在打造中国西部农村职教高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 罗梅 通讯员 付茂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