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蝶变”记 看石蟆镇这个村如何华丽转身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通向家家户户,一个个美丽别致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充满了诗情画意……昨日,笔者走进江津区石蟆镇天旗村,一幅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惊叹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石蟆镇天旗村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精神,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在手上,特别是今年以来,将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从“外在美”与“内在优”两方面着手,构成整治村容村貌与提升村民素质“两手抓”的格局,如今,天旗村不仅拥有颜值,更具有内涵,上演了一部乡村“蝶变”交响曲。
从“垃圾角”到“打卡点”

垃圾角清理后。
“以前这里苍蝇蚊子满天飞,村民们路过都会捏着鼻子快点走,现在变得干净了,人们茶余饭后都还会聚在这里聊天呢。”说到村里发生的变化,该村村委会主任朱永利指着该村三社漏滩的公路桥,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由于该处位于村里的交通要道,本就是产生垃圾的隐患点,再加上周围人群居住集中,群众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倾倒牲畜粪便的行为,长年累月让此处演变成了“垃圾山”,一碰上下雨天就有一股恶臭散发出来,着实成为村里环境的“败笔”。
今年3月初,该村将其纳入重点整治内容,抓住村干部、党员、社长这一“关键少数”,在主题党日、环保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形成表率作用,不断鼓励群众加入进来,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垃圾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摆放整齐的垃圾桶。村民们看到身边的环境焕然一新,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倾倒牲畜粪便的行为也大有改善。

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据了解,该村积极推行“拉网式排查、清单式管理、分布式推进、递减式整改”的工作方法,建立问题台账,按照每周彻底清理一个卫生死角、销号一个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参与环境整治2000余人次,清理垃圾3余吨,清理池塘沟渠、垃圾死角8处,购置垃圾桶30个,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拒绝户”到“最整洁户”

村民厨房变得整洁。
“现在村里变化大呀!人居环境整治确实是给我们老百姓谋福利,环境好了病都要少得些。”天旗村三社的村民龙中乾一边打扫着院坝卫生一边感慨着说道。据了解,龙中乾最初对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其实并不看好,认为只是“一阵风”,况且自己家里的卫生、物件摆放自己已经习惯几十年了,不需要外人指点。但是看到村里开展行动热火朝天的气氛,龙中乾逐渐改变了看法。
“这次村庄清洁行动村里的阵仗搞得才叫大哟,三天两头开群众会,还组织党员、社长到每家每户做宣传指导,不一起做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据了解,该村通过院坝会、每月的赶集日、村民微信群、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破除“农村环境卫生历来就是那个样子”“垃圾天天清天天有”的错误观念,围绕“三清一改”组织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代表组织到村民家中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指导等服务,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现在龙中乾不仅每天坚持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还主动当起劝导员、宣传员,见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主动制止,同时积极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宣传爱护环境卫生的好处,动员大家一起加入人居环境整治队伍当中。

清洁户评选。
“看,上个月我还被村里评上了‘最整洁户’呢!”龙中乾指着墙上的红色标牌,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据了解,为了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今年9月开始,村里每月开展一次清洁户评选活动,由村支两委与村民共同评选出卫生典型并给予扫帚、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奖励,不定期开展集中观摩,形成全村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自开展评比以来,全村评选出清洁户30户,通过先进带后进的作用转化后进户45户。
从“单向管理”到“共同参与”

美丽的村庄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不能停留在做一两次清洁那样简单的层次,要激发村民群众的内生动力,逐渐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据天旗村党委书记谢红介绍,为了避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今年10月份,该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用制度的方式约束群众的行为,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渐成共识。同时,在全村实行“庭院长制”,即根据村民分布情况将全村划分为18个院落,每一个院落推选出一名庭院长,由院落庭长负责该院落环境卫生督促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每月清洁户评比的参考资料。
“现在我几乎隔几天就要检查一次,明显感受到村民的意识有很大变化,从最开始的不情愿都转化成自然而然的习惯。”今年70多岁的吴事高是其中的一名院落长,也是村里的老书记。自从被推选成为庭院长以来,吴事高都会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对村民的房前屋后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柴草乱堆、畜禽粪污满地等“脏乱差”突出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同时,对于屋里的厨房、厕所等区域的卫生及物件摆放也会例行检查。村民们逐渐意识到“约束”“考核”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享受到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后,逐渐地变被动为主动,在全村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浓厚氛围。

爱心人士捐款活动。
“作为村里的一员,能给村里做点事情是我们的责任,愿天旗村变得越来越干净、美丽。同时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当中。”村里的蚕桑养殖致富带头人朱代金说道。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村里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力扩大,天旗村像朱代金这样的爱心人士纷纷表示愿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自愿捐资用于本村环境卫生整治。
据统计,今年8月以来,短短4个月的时间,天旗村现收到本土爱心捐款40800元,天旗村村支两委已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基金,用于进一步完善村内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开展相关活动。
天旗村的变化只是石蟆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蟆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村容整洁、乡风浓郁为整治方向,持续发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今年7月,石蟆镇六贡村下桥院落获评江津区首批“美丽院落”,六贡村吴正平家庭、匡林福家庭获评“美丽家园”。
(通讯员 王豪 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