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PK!江津这里战况空前!
开幕式现场。
28日,全市首届无人机应用创新竞技大赛在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江津校区开幕,来自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等32家院校和企业的66支参赛队伍,共计130余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切磋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选手们所准备的装备也达到了150台(套)。本次无人机比赛,从设计加工机架到部件的3D打印,再到组装与调试,以及最后的赛道障碍竞速飞行,全部由选手们亲自动手完成。

无人机航拍项目现场观摩。
本次大赛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重庆航空航天职教集团、重庆市通用航空协会、重庆市航空学会主办,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以“创新技能,成就未来”为主题,是一项应用创新技能实践活动,又是一项融科技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兼具无人机应用创新技能与航空职业教育双重特点的专业赛事。

无人机航拍项目现场观摩。
此次比赛包括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测、无人机农业植保、穿越机设计加工与飞行、多旋翼组装与竞技、无人机穿越社会组决赛等6个项目,将对参赛选手进行多维度、立体式的综合测评。
比赛现场,选手们精神抖擞、竞技欲望强烈。当然,最有看头的莫过于穿越无人机比赛。
穿越无人机比赛
与生活中更为常见的航拍无人机不同,无人机竞速比赛使用竞速无人机(也称穿越机)。在无人机穿越比赛项目,选手佩戴VR(虚拟现实技术)眼镜,采用第一视角飞行,使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飞行器,按规定路线顺序穿越赛道障碍,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圈数。

穿越无人机组装现场。

VR操控穿越机。
“穿越机的技术难点就是灵活操纵,高速飞行,还要灵巧过弯,又是三维空间的赛道。所以不光要控制左右,还要控制上下的高度,对选手的反应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大赛负责人表示。

穿越无人机飞行路线图。
此次比赛所采用的路线图也算得上全国“标准”的路线图。除了最后的直线加速区外,赛道设置有穿越隧道、拱门、刀旗等近20个障碍。环绕、掉头、连续转弯等不同赛道的设置,具有险象环生、速度、冲刺、激情碰撞的飞行体验。

穿越机飞行中。
穿越机体积小、重量轻,追求的是速度、反应和灵活度,最高时速可达到120至230km/h。

穿越无人机小巧灵活的特性,能让人体验从未体验过的视角。

是不是头有点晕?

对于极限运动员来说,竞速无人机绝对是个大!宝!贝!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选手们沉着冷静、运筹帷幄,全凭手动操控,穿越指定拱门,高速侧身转弯,前后左右空翻等每一道关卡,360度全方位控制穿越机的飞行,同时也考验着穿越机按同一高度进行飞行的避障操作能力、操作的稳定性、控制能力以及反应速度。途中,部分穿越机因为操控或图传问题险些“炸鸡”。

穿越机实时传输画面。
此赛事又称FPV赛事,给人以视觉神经上的冲击感,上演一出速度与激情的科技盛宴。最终,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以96分的成绩荣获第一名。
无人机农业植保

无人机农业植保现场示范。
在无人机农业植保项目比赛现场,选手们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对规定线路上的农作物进行药物喷洒。比赛过程中,通过统计贴在作物上的水敏纸,可以看出水滴的数量、均匀程度等,对参赛者喷洒作业的精准性进行考核。

无人机农业植保现场示范。
“传统植保设备作业方便、操作简单,但作业过程中存在对部分作物喷施不均、行驶困难等问题,受环境、地形等各方面条件的约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农业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农业植保新手段,且喷施均匀、利用率高等优势十分明显。

无人机农业植保现场示范。
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包括施药量、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这些参数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将直接影响植保作业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无人机农业植保现场示范。
最终,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获得了第一名。
多旋翼组装与竞技

多旋翼无人机组装。
在多旋翼组装与竞技项目比赛现场,选手们组装着无人机各个模块部件和载荷模块,并对无人机进行固件参数刷写和各项传感器的校准,使无人机达到出厂指标的标准。

飞行前检查。
无人机起飞→自转360度→篮子提起→成功投放→降落中心位置→完成时间配分。每一次动作,选手们都小心翼翼、游刃有余。

多旋翼无人机竞技。
经过激烈角逐,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斩获第一名。

多旋翼无人机竞技。
此次大赛为无人机应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水平的舞台,为开设航空专业的职业院校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比赛对全市进一步宣传航空职业教育、加强航空专业建设、提高无人机技能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记者 王吉庆 通讯员 冉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