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江城区、滨江新城、德感、双福、白沙……5G站点开通啦!
今天,我们邀请到区经济信息咨询中心相关负责人,一起聊聊如何加速布局“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第七期访谈嘉宾
区经济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 易冬梅
▲点击播放视频
主持人 :《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内领先的新型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夯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坚实基础,力争到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总量达到万亿级规模。江津区是怎么做的呢?
易冬梅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在刚刚召开的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我区要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切实策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特别是新基建项目,推动全区数字经济发展。
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作为承担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综合研究指导、统筹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等工作的部门,必须要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加快以5G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江津产业转型升级。

主持人 :2020年是5G建设的加速之年,谈谈我区5G建设发展情况?
易冬梅 :重庆是国家首批规模组网和应用示范城市,是西部地区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同时开展5G示范及试点项目建设的城市。

江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5G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区5G通信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5G建设的统筹协调、规划建设等工作。

目前,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和区经济信息委正在抓紧制定《江津区加快推进5G建设发展实施方案》。我区从2019年开始启动5G建设,截止目前,已建设5G基站648个,5G通信机房50个,几江城区、滨江新城、德感、双福、白沙等部分区域已实现站点开通。
主持人 :下一步我区怎样大力推进5G建设?
易冬梅 :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推进5G建设。
一是加快5G网络规划建设。开展全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5G基站站址、机房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在制定国土空间、住房建设、交通设施等规划时,同步落实5G网络站址、机房、电源、管道和天面等配套空间,明确规划、建设与管理要求。

二是积极向市级争取更多资源。以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党政机关、交通干线、交通枢纽、旅游景区、高校、医院等为重点,加大5G网络规模化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我区5G基站达1500个,到2021年,覆盖中心城区以及重点镇街的5G网络初步建成,新建的5G基站总量超过3000个,到2022年,全区重点地区及场所实现5G网络连片覆盖,新建5G基站5000个,基本形成5G发展生态体系,5G支撑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建立社会杆塔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平台。推动已建公共塔杆资源、公共建设物、弱电井管等资源有序开放,实现各类社会杆塔资源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降低新兴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成本。

四是积极探索5G融合应用。重点围绕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积极探索“5G+”场景应用和商业模式,力争在工业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领域开展应用场景示范,争创5G融合应用样板城市,助推江津产业转型升级。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主持人/左正摄像/叶宇宇 王吉庆
视频编辑/赖婧
记者/ 郭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