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开展水面漂浮物钉螺检测工作

来源:人民网    2020-06-17 16:03

人民网重庆6月16日电 为做好江津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预防钉螺输入,评估本地区血吸虫病输入的潜在风险,6月15日,江津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长江江津区鼎山段打捞船上,开展了水面漂浮物钉螺检测工作。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钉螺采样。江津区疾控中心 供图

“虽然江津区没有血吸虫病人,但有适合钉螺生长的环境,一旦有输入性的血吸虫病例,就有血吸虫病发生的隐患。”江津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日,长江上游和重庆多地区连续降雨,河水普遍上涨,而涨水的时候,钉螺可能随河中漂浮物迁移,在温度适宜、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杂草丛生的环境里繁殖,这便给血吸虫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据悉,本次针对打捞上来的漂浮物进行“地毯式”查螺,共约110kg漂浮物,暂未发现钉螺。未来3个月内,江津区疾控中心将会在石门、龙华、支坪等地继续开展漂浮物查螺工作。

相关链接:

什么是血吸虫病?它和钉螺有什么关系?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可防、可治、局部可消除性疾病。

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咳嗽咯血、引起腹水、黄疸,甚至消化道出血,严重的可造成上消化道静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死亡。

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虫卵孵出毛蚴,寄生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的尾蚴在涨水的情况下从钉螺体内逸出到水中。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经10~20秒钟,尾蚴即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人于是就感染了血吸虫。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可能提示尾蚴或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首先,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控制传染源,最好不要沾上洪水,更不要擅自去打捞洪水上的漂浮物;管理好粪便,切断传播途径;食用安全水,保障健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一旦诊断血吸虫病,积极配合治疗,常用的取血吸虫的药物有吡喹酮,疗效确切。

责任编辑:陈玲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