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蟆镇初步形成蚕桑养殖加工产业链 首条自产蚕丝被“出炉”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0-10-16 14:58

工人在基地摘茧务工

江津网讯 (记者 邓浩 通讯员 王豪)“蚕丝被产业发展起来了,不但产值提高,还可以给家乡父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昨日,石蟆镇天旗村返乡创业能人朱代金用手机对新鲜出炉的首条蚕丝被拍着照片,迫不及待发着朋友圈。这也标志着石蟆镇蚕桑养殖加工产业链初步形成。

据了解,2019年初,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朱代金决定回到家乡种桑养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朱代金以“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并成立公司,建立了石蟆镇第一个种桑养蚕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村民群众种桑养蚕。

在朱代金的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该种桑养蚕示范基地扩大至近2000亩,并创新采用“循环种桑、立体养蚕”的模式,蚕棚规模达到4000平方米,每年可出10批蚕茧,产量超过8万公斤,产值达400万元。与此同时,该种桑养蚕示范基地的发展壮大,也带来了就业岗位,共吸纳务工人员300余人次,成功带动当地600多名村民从事种桑养蚕,帮助10户贫困户就业脱贫,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工人在基地摘茧务工

“家有几亩桑,脱贫奔小康”成为了当地村民群众广为流传的话语。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值,今年6月,朱代金到浙江、福建等地进行考察,投资100余万元建盖了蚕茧加工房,引进了蚕丝加工设备,包括抽丝、蒸煮、漂洗、晾晒、制被等全程工艺,聘请专业技术师傅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对蚕茧进行独立加工,成功生产出了该镇第一条蚕丝被。此外,该种桑养蚕示范基地在关溪村蚕茧加工厂房项目已落地,未来将进一步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巩固脱贫。

“蚕丝被的价格最高可以卖到800元一公斤,每床被子的价格在1600元至3000元不等。”朱代金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石蟆镇已形成种桑、养蚕、蚕丝加工、制作蚕丝被、销售等一套完整的产业生产经营链。下一步,该种桑养蚕示范基地还将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逐步探索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等产品,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桑蚕产业、实现增收,让村民群众“土地流转有租金、就地务工有薪金、订单销售赚现金”的脱贫致富路走得更稳。

责任编辑:陈玲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