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技术的激情碰撞 “两赛一节”背后的“工商密码”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1-12-27 16:11

江津融媒讯(记者 苏盛宇 通讯员 苏畅治)近日,“奶茶与养生的高度统一”“自动化环保机器人的智能适应”等关于重庆工商学校的帖子在江津人尤其是白沙人的朋友圈中热传。为何“奶茶养生”“智能机器人”等话题成为热传,这还得从该校上周举办的“两赛一节”系列活动说起……

“艺术节”增加了“技能赛”

12月22日晚,该校举行了第二十七届“琢信”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决赛,标志着“两赛一节”系列活动落下帷幕。

文艺汇演决赛

文化艺术节一直是该校的传统活动。今年的文化艺术节除了举行红色故事演讲决赛、主题班会、校园越野赛、校园十佳歌手决赛、现场手抄报及书画比赛等活动之外,与往年不同的是,增加了学生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两项赛事。

十佳歌手决赛

“在艺术节中增加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是工商人的首创,把技术与艺术、创新与创造融为一体,实现了技能提升、才艺展示、思维创新等多维目标……”在谈及“两赛”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友林表示,全校有3000余名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几乎占了全校学生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盛况空前,这在学校办学历史中从未有过,这对全校师生精钻业务,苦练技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服装工艺技能大赛

“商业思维”在“双创”中萌芽

如果说学生技能大赛是对学校技能教学成果的检验,那么,创新创业比赛则更多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比拼。

创新创业大赛

该校以专业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就创业创新项目开展构思,进行模拟项目设计,并提出系统的项目策划、申报评审等,最大限度地与现实“接轨”。

“创业创新思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培养目标。”刘友林认为,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专业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的商业思维,更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工作成果转换为商业成果,实现更加长远的目标,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可。

在12月22日的决赛中,12项创业模拟项目登上了展示舞台。中职组的“药食同源—茶初红养生奶茶”,高职组的 “自动化环保‘智能移’”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也迅速在相关社交平台上热传。

解读背后的“工商密码”

原本是传统的文化艺术节,唱歌、跳舞热闹一番就可皆大欢喜,为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举办“两赛”?

“我们希望‘两赛一节’成为综合展示学生技能水平、创新思维、创意能力和艺术个性的大舞台。”刘友林说。整个“两赛一节”活动中,参与学生达到4000多人,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文化“大餐”和技能“盛宴”。

越野跑比赛

“盛宴”的背后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办学思想的转变以及办学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该校推行“技能为先、实践第一”的教学模式,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仅在2021年,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斩获2金1银2铜,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四,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七,其中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赛项获全国总冠军。

在专业建设上,学校积极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建成智能制造、智慧建造、信息技术、电商物流、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等八大类专业(群),多个专业成为国家示范专业,建成全市首个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全市首个公共实训基地,给排水施工与运行专业团队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学生社团建设更是精彩纷呈,学校建有摄影、新闻、书法等数十个学生文化艺术社团,社团密切结合学生特长兴趣,注重与学生专业高度融合,文化艺术节更是成为了展示社团建设的重要窗口。

现场书法与手抄报比赛

在创新创业培训上,设立了重庆工商学校培训中心,精准实施分类培训,着力打造以机械、电子、建筑等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集移民“培训-实习-就业”于一体的培训就业基地,依托重庆公共实训基地,开创智能制造培训先河,5年来共开展各类培训2.3万余人。同时积极响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江津区政府主办、学校承办的“津品汇”电商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电商培训,仅2020年,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数量就达到1100余人,多名学员一跃成为电商人,成为江津富硒农产品销售的生力军。

主题班会比赛

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服务能力,是学校一直以来的重要担当。学校率先建成集“实训-实习-就业”于一体的移民培训基地,建成全市首个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年开展各类培训1.8万人,有效促进区域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

作为成渝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按照“五户五共”原则,以分段式、托管式和对口帮扶等形式,与四川省荥经职业高级中学等多所周边省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在彰显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同时,有效带动和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发展。

责任编辑:傅婧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