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商务人才集聚“洼地” 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翼赋能

来源: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2022-03-03 14: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人才,就是要培育建设一支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好商务工作亦是如此。区商务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强化规划先行,引领商务人才资源集聚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人才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紧扣“五地一城”发展目标,围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等重点工作谋划商务人才工作,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

区商务委已制定《江津区商贸物流人才队伍“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实施“3251”商务人才工程,培养“对党忠诚、创新有为、清正廉洁”的国际化商务人才队伍。到2025年,商务人才总数将达到11.5万,占从业人数33%,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层次不断丰富,引进国内外商贸物流专家人才3名、高层次人才20名,最终形成英才荟萃、近悦远来的商务“人才洼地”,为全区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强化机制创新,拓宽渠道广纳商务人才

建立健全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商务人才集聚政策,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营造“高端人才够用、实用人才好用、特殊人才会用”的人才发展环境。强化环境营造,畅通筑巢引凤人才通道,充分利用《江津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江津区企业人才队伍激励七条》等系列政策,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量身定制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打造各类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商务紧缺人才需求列入全区“津鹰计划”,依托全区“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强化高级人才引进。组织企业赴商务人才密集地区招聘人才,加大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外智力的引进。推动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支持高校结合产业优化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十三五”期间,全区本科以上商务人才6700余名,占商务人才比重为9.5%,“十四五”期间本科以上商务人才比重将提升至15%。

强化智才并举,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效能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在大力引进全职商务人才基础上,积极搭建商务人才专家资源库,利用重庆市商务领域专家人才库,目前,已将国内“双一流”大学、知名咨询公司、市级商务领域人才等40余名学者、专家纳入人才专家库,为全区商务规划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智力支撑。人才要引,更要识才、用才、惜才、爱才,为人才提供尽情施展才能的舞台和发展空间,目前商务领域已认定区级高层次人才2名,获评高级经济师30余名、区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7名,100余名技能人才成为行业领军人物、行家里手和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使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能,为不断提升商务服务经济发展效能添翼赋能。在商务人才努力推动下,全区商贸服务业增加值逐年增加,且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加值总额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9.6%,比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对全区GDP的贡献率达22.5%。

强化培训体系,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技能

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商贸物流服务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设1个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基地,为商务人才搭建技能提升平台载体。组织全区商务人才培训,开展十佳厨师评选和餐饮、美容美发技能比赛,组织参加重庆职业技能大赛、重庆餐饮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等,举办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电商人才1700余人,其中培育出周鸿、董雪梅、白族阿妹等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村电商带头人10余人。组织商贸企业高管130余人参加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培训,提升高层次管理人才综合能力。发挥高校功能,构建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商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多元化培训服务。人才效益充分彰显,推动全区商务经济快速发展,202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额总额位居全市第5、主城新区第1。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推进全区商务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区商务委将继续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对人才培育的统筹规划作用,毫不放松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效益,为全区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江津区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梅

责任编辑:周小川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