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信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秦竟超 沈悦
年关将至,我请了年休假,准备提前两天回家。
一大早,我和同事匆匆赶往看守所,把手头的最后一个案件了结。在提讯室坐定,我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张某,受教育程度低,无犯罪前科,在工地打工时因生贪念盗走同舍工友的手机和现金……”
清脆的手铐声由远及近,一个30岁左右的瘦小男子出现在我眼前,眼神里透着迷惘。
审查事实、认罪认罚、签名按印,按照流程一气呵成。张某全程都低着头。“或许,这是他认罪悔罪的一种形式?”我心想,随即,起身准备离开。
“检察官,能不能麻烦您一件事?”张某突然抬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请求。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找我说话,我想听听他说什么,便回身坐下,“请讲。”“检察官,马上要过年了,今年是我第一次不能回家陪爸妈过年,我想给二老写封信,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可我除了名字外啥都不会写,能麻烦您先帮我写一下,然后我对照着抄。就几句话,行吗?”我被他的孝心和诚意打动。在纸上写好后,我交给张某。只见他拿笔的手微微颤抖,字迹歪歪扭扭,一笔一画,格外认真。短短几句话,张某抄写了近10分钟。“谢谢检察官!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当我准备离开时,张某说道。
从看守所回来,收发室的王师傅叫住了我,提醒有个信件,我就顺手把信装进兜里。
坐在回家的动车上,我拆开信封,一页信纸和一张照片映入眼帘。寄信人是我办理的一个案件的被不起诉人胡某。
胡某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儿子,经常胡闹惹事,胡某情急之下将儿子打伤。我院综合考虑后,对胡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基于被害人家庭情况,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金。胡某特意写信对检察机关表示感谢,并附上了一张全家福。
对张某来说,信是唯一与亲人联系的渠道。对胡某来说,信是与家庭团聚的见证。一日之内,两封信,让我深深感受到检察官肩负的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信笺变成短信、微信。环视同车厢的人,时不时有人拿着手机拨动指尖,我也迫不及待地将方块文字落在短信上,让讯息传向家的方向。
快了,近了,到了。走出站,嘈杂的人群中传来一声最熟悉的呼唤。
“收到信息,我们就赶过来了。儿子一路辛苦啦!”爸爸接过我的包,妈妈紧紧地搂着我。顿时,我心中思绪万千。作为检察人,我有责任引导、帮助案件当事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身为人子,我也有我自己回家的路,同样有义务实现爸妈“常回家看看”的小小心愿。
(整理: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