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港政商精英齐聚 共话未来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渝港论坛在重庆举行
本报讯 5月15日,以“未来建设 建设未来”为主题的城市建设·渝港论坛在重庆举行,700余名渝港两地政商界代表齐聚,共话未来城市建设。
作为主办单位,香港贸易发展局率18名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测量、建筑工程顾问及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商界精英访问重庆,通过论坛、商贸洽谈以及考察活动,为渝港两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平台,促进双方城镇化发展的交流合作。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梁国浩介绍,举办此次论坛旨在向重庆相关单位部门和企业介绍香港城市建设服务业的优势,鼓励渝港城市建设服务业界携手参与重庆城市发展。
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论坛聚焦三大热门议题,分别是城市建设、渝港城市合作、城市多维度空间规划与整合。主题论坛以“城市建设 香港经验”为题,结合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和前沿科技应用,从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滨水空间建设及渝港双城基建与城市发展方面,请来多位来自香港知名企业代表,分享香港的丰富经验及优势,探讨两地未来合作的策略。
此外,首场专题论坛集中讨论渝港两地城市基建合作,共同探索建设宜居都市的发展方向,多名香港工程界专业人士,包括弘达交通顾问有限公司、安乐工程集团、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有限公司代表,就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城市废物处理方案、特色小镇的打造与规划等方面分享成功个案。
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保存本身的历史文化也值得深思。在另一场专题论坛上,来自香港巴马丹拿集团和时尚创建集团的代表分享了如何在旧城改造中传承城市历史及建筑特色并提升经济效益的经验。利安顾问有限公司与纵横行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代表就TOD (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物业规划与设计以及物联网城市环境应用方面分享了最新技术。
论坛结束后,还举行了渝港建设工程项目对接会,主办方安排渝港企业进行一对一会面。重庆浩丰规划设计集团董事长余以平在会后表示,通过此次对接会,接触到很多有质量的香港企业,双方在未来定会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据了解,除了参与论坛,香港贸易发展局还将带领代表团走访重庆房地产企业,并实地考察市内的最新发展项目,包括曾家岩嘉陵江大桥、悦来新城国家海绵城市示范点、沙坪坝高铁和轨道交通上盖建筑─龙湖光年等等,了解重庆营商环境,发掘合作潜力。
人物专访》》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
发挥轨道交通综合效益提升城市品质
5月15日,在城市建设·渝港论坛上,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做了名为“轨道交通对城市质量的提升”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作为目前最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轨道交通不仅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加速人口导入、优化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和拉动功能价值等四方面。
以香港为例,1991年至2001年,香港的人口增幅为18.2%,港岛的人口增幅为2.4%,而靠近地铁沿线的新市镇地区人口增幅为42.3%,其中轨道交通发达的将军澳人口增幅为207.3%,远远高于香港的平均人口增幅。在人均收入方面,香港新市镇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要要高于全香港的人均收入水平。
陶汝鸿说,随着轨道交通向外围延伸,城市逐渐形成多核发展,从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并且带动提升了沿线产业结构。他举例说,上世纪50年代,香港港岛东还是船坞和糖厂的集中地。直到1985年,港岛线开通,港岛东迎来了第一个发展转折点。短短几年时间,港岛东逐渐发展成印刷产业的集中地,在2000年的时候众多甲级写字楼落成,租户主要为高科技公司。港岛东的第二次产业机构调整是在2002年,将军澳线开通。2008年,One Island East在港岛东落成,租户包括国际顾问公司、银行和高科技公司等。而到了2018年,太古商务区形成,租户大量增加,特别是地产建筑和贸易业,产业呈现多元化。
陶汝鸿说,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也是很重要的。从香港地铁的案例来看,轨道交通已经从原本单一的出行方式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转变。“比如香港九龙站,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发展主题商业、居住、办公、酒店、观光旅游、休闲公园、文化、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形成充满活力的1千米行走城市圈。”
发言中,陶汝鸿以重庆近期将开通的轨道交通线为例,对重庆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在陶汝鸿看来,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段将带动中梁山西侧片区的九龙园站、双福东站、双福西站的人口导入。“到2025年,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江津将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融城发展的先行区,预计每年将流入约10万人,未来将建成常住人口65万左右的中等城市。”
轨道交通在驱动产业升级方面,陶汝鸿以菜园坝站为例。他表示,菜园坝站是重庆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但周边布局的中低端专业市场影响片区产业升级。不过,随着轨道交通网的逐步完善,渝中区菜园坝和两路口将借助完善的轨道交通布局,发展商务服务、商业贸易、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产业,未来现代服务产业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泛亚环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达:
城市滨水空间打造须遵循基本生态循环链
“香港与重庆有太多相同点,不仅有山,更有水。而有水的地区,价值总是会更高嘛。”5月15日,在城市建设·渝港论坛主题论坛上,泛亚环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达巧妙地将渝港两地紧密连接起来,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我原本的发言题目是《城市滨水空间打造》,但后来我专门在题目前加了一个‘可持续的’。”刘兴达坦言,《可持续的城市滨水空间打造》更符合城市未来发展需求。
刘兴达认为,所谓滨水就是和水“打交道”,其首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充分了解水的特性,而自然界中的水首先就是循环的,这种循环不应该也不能被人为切断。
为此,刘兴达详细解释了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自然降水到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向上蒸发与向下渗透等一系列水资源循环的过程。
刘兴达进一步解释,自然生态系统中,水与泥土、植物等一道构成了一个生态循环链,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样的景观,都必须遵循、维护这种生态循环链的内在联系。
在刘兴达看来,可持续的城市滨水空间打造应该符合几大原则,即平衡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基础设施、带动地区和城市的发展、传承历史文化、优化生态系统、增强现有城市环境的宜居性。
“应该用适当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技术去创造一个能提供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刘兴达表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集合政策规划、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为一体的综合规划观,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再开发,注重土地的复合使用和多样化生态系统的营造。
刘兴达更对城市空间打造进行了延伸性阐述,他认为,要打造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既要引进先进科技,利用科技整合规划、模拟当地生态系统,同时也着眼于“人”,以人为本,重视人在公共空间活动的舒适程度,激发人对公共空间使用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从公共空间的文化载体中汲取精神信仰和思想精华。
时尚创建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昌盛:
旧城改造应对历史有敬意对未来有考量
“我们很多城市的建成区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很多区域价值被低估;另一方面,这些区域还对周边区域形成了无形压力。”时尚创建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昌盛,在其名为《旧区改造:强化经济效益·保育历史文化》的主题发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旧城改造面临的挑战。
在邓昌盛看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各个城市都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这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曾经的郊区,如今都已变成了城市核心区。”邓昌盛表示,而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因为产权等原因,这些现在身处城市核心区的地方,却聚集了大量的闲置仓储、厂房或者是低端批发市场。
“与此同时,另外一种现象也值得警惕,那就是历史风貌区被过度商业化。”邓昌盛认为,部分城市拥有的地标性历史风貌街区,却盲目地跟风,被过度商业化包装,满街的各种现代商业业态充斥其间,却掩盖了该地原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
“当人为割裂历史文化内涵,只为去追求商业效益,这本身就是非常可惜的事。”邓昌盛说。
邓昌盛表示,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城市发展现状都存在,却造成了城市内在肌理的撕裂,需要进行系统性反思。历史文化不仅仅只是一座城市的过去,更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精神支点,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改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发展。
在这一点上,邓昌盛强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居住其中的人们生活方式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所以在考虑旧区改造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功能的改变。
邓昌盛眼中,一个良好的旧城改造,出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应该满足三大功能,即工作、娱乐与生活。
工作功能,应该是拥有创意空间,可以激发团体创造力的所在;娱乐功能,应该是充分吸收本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将本土文化与特色商业高度融合,从而带出更具延展性的多彩生活;生活功能,则应该是将生态环境、个性化空间和文化内涵结合,由此带来的舒适生活。
“旧城改造,需要对历史有足够的敬意,也需要对未来有充分的考量。”邓昌盛表示。
(本版稿件由本报首席记者周尤、记者陈波、实习生郑明鸿采写整理)
观点集锦》》
关键词:海绵城市
重视城市水循环、水处理,有助于城市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并优化城市的生活空间。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通过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希望重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关注海绵城市的打造。
——奥雅纳工程咨询副董事张志强
关键词:公共交通
增强轨道站点周边的步行可达性,十分关键。多样化的交通模式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长距离出行通过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地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主要通过自行车、无人车解决,这要求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更为灵活,不仅要高密度开发站点上盖,还要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融合,通过四通八达的立体步行系统扩展TOD影响范围,鼓励绿色交通使用。
——弘达交通顾问有限公司副董事罗小未
关键词: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首先注重的是特色产业,需要有独特的产业、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强调的是“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叠加,要有气质,才能具备颜值。此外,特色小镇的地形地貌、历史传承、景观特质均能形成文化,体现精神。
——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有限公司、华西区高级董事、西安总经理罗元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