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搭建立体化实体公共法律服务
法治助推民企健康发展
崔 佳 彭国威
回想起2018年,第一次到重庆君策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年坤的办公室,重庆耘玛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宗成坦言:“没抱啥希望。”
原来,刘宗成从2013年开始给一家建筑公司供应混凝土,中途却传来这家公司濒临破产的消息,245万余元的尾款没结算。去建筑公司追问,对方说,所有钱都给具体负责施工的承包方了,找到施工方却又被踢皮球:“我们之间又没有合同关系,你跟谁签的合同就找谁要去”。一拖几年,刘宗成一筹莫展。
刘年坤认真听完,很快为刘宗成找到突破口:“依据法律的‘公平原则’,你可以起诉施工方拿回自己的钱。”在刘年坤的鼓励帮助下,他起诉了施工单位,并顺利拿回了欠款,而且因对方违约产生的30多万元利息也拿到了。
刘宗成能打赢这场官司,得益于重庆市江津区2018年来搭建的立体化实体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我们指派律师轮流值班,确保每个点均有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民营企业现场‘坐诊’。”江津区司法局局长姚家永介绍,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0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8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除了现场咨询,还有线上帮助。根据重庆市司法局要求,江津区加入重庆法律服务网,开通线上法律服务,搭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线下,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12348”热线平台,配备专用IP话机保证接线质量,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一线通”。
今年64岁的杨本维是一名人民调解员。今年夏天,她接到一家废品回收站民营企业主陈某的求助电话,公司一名员工在进行作业时被机器绞伤左手,自己愿意赔偿,但受伤的员工要价太高,双方意见无法统一。“受伤员工不符合重庆市工伤认定的有关规定,但可以从提供劳务性质入手,这两种关系适用的法律范围不一样。”杨本维说,她主动邀请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两人很快达成共识。
在重庆鼎山律师事务所律师聂颖的办公桌上,醒目地摆放着“民营企业律师团成员”的聘书,她正在琢磨一个有关“网贷”的演讲课件。“这个课件是为一个民营企业量身定做的。”聂颖说,今年10月份在江津双福工业园走访一家制造企业时,这家企业一名员工因为借“网贷”,被人追上门要债,影响公司,也影响员工,“考虑到这家企业的年轻人不少,有针对性做个‘网贷’普法宣传,准备过段时间拿去宣讲。”
在江津,区司法局遴选了20名律师,每月都要“沉下去”,深入到民营企业进行“巡诊”。“以前做普法宣传,都是固定的内容,受众不一定接受;现在先‘巡诊’摸底,回来再对症下药,提高了宣传效果。”聂颖说,开展“法律体检进民营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查找法律隐患风险点,为民营企业减负增效、重大商务活动提供法治咨询、审查合同文本,这些都是律师们“巡诊”的内容。
今年前三季度江津区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79件次,拟定、审查合同52份,调解纠纷77件,共挽回经济损失3520万元,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