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
整合资源 走活社区教育一盘棋

来源:重庆日报    2020-10-20 10:36

社区教育对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素质,提高社区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江津区政府出台了《江津区创建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江津电大抓住这一契机,推进转型升级,现已完善了三级社区教育体系,有社区教育学院1所,镇(街)社区教育学校30所,382个村(居)均成立了社区教育学习中心。

在社区教育阵地建设工作中,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充分整合现有场地、人力资源,探索出了多元化主体办学的成功路径,助力江津区社区教育工作开展。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江津区成功建设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3项。备受鼓舞的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人正主动作为、务实创新,为江津区早日创建社区教育全国示范区而贡献力量。

整合学校资源

资源共享价值大

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创建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是重要抓手,然而在开展社区教育中,活动、教学培训场地有限等现象却成为一个难题。

“社区教育立足点是社区,最终也是要服务于社区,做好社区教育就要把社区学校教育资源和社区资源二者结合起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人强调。

学院在充分调研后,提出利用存量资源解决社区教育学校建设的阵地问题,学院借力中小学,中、高职以及老年大学教育资源,下活社区教育一盘棋。

社区教育学院协调区教委,鼓励全区学校包括大、中、小学校在节假日向社区居民开放学习资源(体育场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在国家级示范职高重庆工商学校和重庆江南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区社区教育学院工商职业分院和农业职业分院,分别承担社区教育相关工商职业技能、农业职业技能的居民学习需求调查,培训指导。发挥江津老年大学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优势,在江津区老年大学建设了社区教育学院分院,承担社区教育相关老年教育的居民学习需求调查,培训指导。

多方力量的注入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广泛的教育与文体活动场所,让教育资源在共享中发挥最大价值。

整合社区资源

凝聚合力幸福多

利用江公享堂场地建设“几江文化大院”,开发插画、茶艺、旗袍秀、形体训练等社区教育课程。整合历史文化名镇白沙镇资源,建设社区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常年开设陈可之美术作品展、白沙镇历史文化展览和邓若曾生平事迹展……极大地丰富了市民视野,提升了素养。

巧用、活用社区资源建设社区教育活动基地是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的一大实招、妙招。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充分挖掘、开发社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建设社区教育体验基地,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向居民免费开放,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也为居民继续教育学习提供了绝佳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江津区还巧妙地对优质小区资源进行整合,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素养。白沙镇锦鹤江城小区利用小区60亩中庭花园打造“五心文化社区中心”开放藏书万册的大众免费图书馆,开发“青年读书会”、“五心你我他”等社区教育课程,着力提升小区居民综合素养。农业大镇石蟆镇在生产基地打造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作为社区教育现代农业课程的实践、学习基地,帮助更多农民致富。

江津社区教育学院借力发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让它们成为社区教育学习的资源,让人们轻松愉快地融入社区学习生活,激发起热爱社区的美好情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幸福感。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江津区社区教育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陈柳颖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