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照耀振兴路——记西湖镇百燕村驻村第一书记石景文

2023-06-01 11:17

个子不高,戴一副眼镜,略显拘谨,是驻西湖镇百燕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石景文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殊不知,这位其貌不扬的“80后”,两年多用心扑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成为村民眼中的一道光。

石景文是永川人,2008年参加工作,曾打过工,先后在油溪镇、区水利局就职。2021年,区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入驻西湖镇后,他成为其中的一名驻村干部,在百燕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在石景文眼里,乡村振兴是摆在他面前的新课题。“虽然我曾在石蟆镇关溪村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但这次被安排过来,也曾有过迷茫。”回忆当初的情形,石景文颇有感慨。

对于百燕村,石景文坦言此前仅到过一次,是和其他人一起过来学习当地产业。这次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工作,他感觉责任在肩,沉甸甸的。

发展特色产业,是石景文干的第一件事。背起行囊,和其余两名同事来到当地,他心里就已提前做好功课。按他的话而言,村里的区位优势、地理环境、产业发展、发展潜力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初来乍到那几个月,石景文走街串户,向农户了解产业发展情况,收集意见建议。村民们也逐渐知晓村里来了位书记。“人倒是挺实在,就是不知道帮扶效果如何……”

面对各种问号,石景文用行动让村民把心装了回去。百燕村传统产业为花椒,然而受市场影响,近年来花椒价格走低,他便引导当地村民栽培菜葛。2022年,不仅村集体发展40亩菜葛,外来商家也前来村里发展菜葛100亩。这种抗风险能力强,产量逐年上升的特色农作物,直接带动了农户收入增长,这让村民们眼前一亮。

让村民们惊喜的还在后面。为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他还利用村里原有花椒烘干房,改装成为葛加工厂。此外,羊肚菌、枳壳特色产业也渐入佳境,草莓、火龙果、李子等种植产业步入正轨……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万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石景文在百燕村干的第二件事。百燕村曾经是市级贫困村,地理条件较差,工程性缺额水导致农业灌溉面积小,饮水保障能力不强。为解决缺水问题,他多方争取抗旱资金60余万元,推进百燕水厂项目,为全村2000余名群众解决饮水难题。

“这件事可谓好事多磨。”石景文回忆,百燕水厂项目完工并正式通水后,试水时却发现水流很小,水量不足。有人说是压力不足,有人断定为管道不通,不少群众也怨声载道。为解决问题,那段时间,他和两位同事连续开展1个多月检查,发现是管道因异物受堵,经疏通后最终解决问题。

服务群众,不忘初心。村民赵昌友家的入户道路修起来了,走路从此不湿鞋;村里安装上新路灯,100余名农户夜晚归家不再摸黑……

石景文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百燕村“3+2+1+N”规划,以规划开发利用箭溪河谷打造漂流项目,配套完善母猪石游乐、农家乐、民宿基础设施,打造干坝庄果树采摘体验区,争取庆丰西山梯田项目,进一步完善村内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全村特色种植养殖业,打造农林水旅融合项目。

记者 江波 通讯员 叶立岚

责任编辑: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