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保中心打出便民服务“组合拳”——服务有温度 办事有速度

2023-05-23 15:28

日前,在德感街道开理发店的小李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们也能买到养老保险了。”小李在区社保中心一次进镇街宣传活动中了解到可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立马给自己办理了。

和小李一样,得益于全区社会保险的扩面提质,个体工商户、外卖小哥、网络主播……越来越多的新就业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今年以来,区社保中心着力推进社保业务下沉镇街,持续深化“一窗综办”,创新开展线上服务,采取“分流办、就近办,预约办、延时办,掌上办、网上办”等一系列暖心举措,努力实现社保业务扩面提质,越来越多群众感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幸福和踏实。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3.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33.42万人。

业务下沉分流办 就近服务零距离

“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参保登记,感谢区社保中心的同志。”昨日,说起替父亲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家住嘉平镇寒坡村的小张开心地告诉记者,“社保工作人员提前打了电话,我们准备好资料,到社保所签个字就办好退休手续了。”

群众能享受到便利的社保服务,得益于区社保中心将社保“就近办”便民服务向基层村社延伸。围绕“15+5”人社便民服务圈建设,区社保中心积极主动推动62项高频事项下沉镇街,让群众分流办、就近办。为确保业务下沉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区社保中心多次组织镇(街)社保所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大力加强镇(街)、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体系构建,提升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

业务下沉镇街分流办改善了以往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只能前往区社保中心往返跑、多次跑,费时费力的情况,让群众实现就近办、足不出村就能办,这是社保中心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预约延时更灵活 “一窗综办”少跑路

按照规定,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下班时间是17时,区社保中心却是一个例外。

市民办理社保业务 记者 刘星欣 摄

“太感谢了!我以为他们都下班了,要白跑一趟,没想到他们立马帮我办了。”5月21日,王女士赶到区社保中心时已过了17时,她很着急,没想到社保窗口还没关,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帮她办理了业务,让她感动不已。她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意见栏里写了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溢满感谢之情。

这一幕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常有发生。为了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社保窗口积极主动开展“延时办”,直到办完最后一件事,最后一个群众离开,工作人员才会下班。此外,区社保中心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网上预约和排队提醒功能,以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除此之外,“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已经上线。新系统上线前,区社保中心上下齐心协力做好经办人员培训、开展仿真测试、数据维护等工作,使系统改革顺利推进。新系统以综合柜员制为核心,形成全市社保业务经办“受办分离”新模式,全面实现对外服务事项“一窗综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自从“一窗综办”实施以来,社保综合服务窗口醒目直观,从以前“多头找、多处跑”到“只进一扇门,办成想办的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截至今年4月,区社保中心“一窗综办”线上线下累计受理业务10.2万件。

掌上办“触手可及” 线上服务不打烊

社保业务种类多、事项繁、业务量大,无论何时,走进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内外总是一片忙碌。据了解,区社保中心自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来,每月业务量约占区政务服务中心的40%。

社保服务“触手可及” 记者 刘星欣 摄

怎么缓解窗口办理业务的压力呢?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事群众如果工作繁忙或身在外地,不能去窗口办理业务,可以通过“重庆人社”APP、“渝快办”等多种渠道在网上办理参保、停保、资格认证等多项业务。同时,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查询业务结果反馈表单,实现社保服务“触手可及”。截至今年4月,区社保中心线上受理社保业务5.4万余件(次),约占总受理量的五分之一。

想群众所想,盼企业所盼,区社保中心牢固树立“见面一次办,不见面网上办”工作理念,多措并举将实事办到群众身边,不仅提升了社会保险工作的准度和力度,也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社保服务的满意度,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便民服务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记者 刘星欣 通讯员 方 媛

责任编辑:黄娅秋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