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引领文艺繁荣 江津近年来文艺精品回顾

2023-09-22 17:26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近年来,江津广大文艺工作者依托我区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围绕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江津本土题材,重点策划推出了一系列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持续推进江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努力描绘文化强区建设的壮美图卷。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我区文艺作品围绕重点现实题材创作成果丰硕。《江津,诗意之城》《入中坝岛》《山路上的流动邮局》《吴芳吉诗歌的人民性刍议》等33篇文学作品被《人民日报》《儿童文学》《文艺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火柴天堂》《长腰山,十八锅》等20余部文艺作品出版;美术作品《西行日记·云上的日子》《聂帅和他的战友们》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早市》《巴渝山乡春正好》《守望故园》等7幅美术作品入国家级展览;《云行万壑》《楷书联》等10余幅书法作品在全国性赛事中获奖和入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取得新成效》《石蟆中坝岛》《峰之云烟》等16幅(组)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摆春酒》《椒乡椒香》等10余篇诗歌、歌词作品被《诗刊》《词刊》刊发;舞蹈《永远跟党走》《菜籽花开遍地黄》分别入围和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九届群星奖、“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优秀作品名单;我区作协被中国作协授予“基层组织先进集体”称号;曾维惠被中国作协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文艺精品不只是一份赞美

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坚守,一份担当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作品 一起品味经典

【2022年】

文学作品 《吴芳吉诗歌的人民性刍议》 庞国翔 著

吴芳吉他兼师众长、独树一帜的诗体,开创了一代诗风之先河,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万龙生等认为:吴芳吉是中国格律体新诗的开创者之一。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吴芳吉的这种“白屋诗体”是群众最为喜闻乐见、最易接受的诗体。江津作为中华诗词城市,作为吴芳吉的故乡,在开展群众性的诗词创作上,这种诗体具有探索性的实践意义。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作家更应该发扬《延讲》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作品。

(文章节选)

作品简介:文章回顾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白屋诗人”吴芳吉生平,赏析其诗歌作品中包含的艺术色彩的同时,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发表情况:2022年7月27日发表于《文艺报》第七版“文学评论版”

文学作品 《入中坝岛》 施迎合 著

江津,长江要津。滚滚长江蜿蜒过境江津127公里,途经石蟆羊石,突然收敛起狂放不羁的奔跑脚步,手臂一挥,细腰一摆,在长江中心挽住一座方圆3平方公里的小岛——中坝岛。中坝,向有“长江入渝第一岛”的美誉。滚滚长江在此被隔成两道宽阔的水域,像两条巨臂托着这座江心小岛。

很多年前,石蟆的朋友向我说起这座江心小岛时,我便想到岛上一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岛?这个岛上发生过多少神秘的故事?一连串的疑问牵扯着我跨越长江探访小岛的脚步。

(文章节选)

作品简介:此文描述了作者施迎合探访长江入渝第一岛——江津石蟆镇中坝岛的见闻,以文学形式展示了当地丰富的人文历史、别致的生态风光、独特的旅游资源。文章一气呵成,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山河锦绣的精妙轮廓,反映着环境优、家园美、空气甜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增量”。

发表情况:2022年6月1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术作品 《西行日记·云上的日子》 漆晓勇 画

作品简介:作品描写疫情防控期间,高原留守妇女们生产生活的现实场景。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加上创作者自身亲历的感受和理解,再现牧羊妇女们的劳作形象。这种艺术形式和表现符合大众的视觉经验,也为大众提供感官的审美愉悦。

获奖情况:2022年12月,该作品入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同年12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美术作品 《美丽乡村 丰收欢乐颂》 侯兴波 画

作品简介: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一片欣欣向荣,美丽乡村如火如荼的丰收景象深深感染着作者,作品展示了各行各业硕果累累,人民收获了物资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获奖情况:获得由市文旅委、四川省文旅厅主办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成渝地·巴蜀情”首届川渝两地乡村振兴农民画联展一等奖

书法作品 《楷书联》 谭儒科 书

作品简介:作品用书法艺术形式,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抒发对刘伯承同志的崇敬之情,以此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团结努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获奖情况:荣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5周年暨刘伯承同志诞辰130周年书法作品展金奖

摄影作品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取得新成效》 贺志付 摄

作品简介:这幅图片运用了对称(镜面)、线条(厂房的直线和齿圈的曲线)、框架(厂房支柱和最右端的齿轮轴)等多种构图技巧,画面整体稳定,充满韵律感,令人观感舒适;拍摄者在拍摄生产现场时尽可能不干扰工作,静静地等待几位工人到达合适的位置才按下快门,黄色安全帽和蓝色工作服点缀其中,令整个画面有了一抹亮色。

发表情况:2022年6月13日发表于《人民日报》

摄影作品 《入中坝岛》 谭文奇 摄

作品简介:石蟆中坝岛,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部石蟆镇羊石社区,是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岛”。 依托长江,中坝岛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四面环水的江岸被绿竹把持,乘船入岛,江风、草坪、菜地、竹林扑面而来

发表情况:2022年6月1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舞蹈作品 《永远跟党走》 编导 钟捷

作品简介:舞蹈作品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而创作,围绕《永远跟党走》歌曲,用最热情洋溢的舞姿展现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抒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美好心声。

获奖情况: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九届群星奖入围奖

【2023年】

文学作品 《我是中师生》曾维惠 著

作品简介:《我是中师生》记录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一群十五六岁的初中毕业生,走进师范校园后的校园生活。这一群青葱少年,从入学时的青涩到毕业时的成熟,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在师范校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最为有意义的青葱岁月。小说塑造了江月、杜大星、吴亚妮、黄芹、李心雨、柳婷婷等中师生群像。文笔细腻,文中虽然涉及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作品通过中师生活中的一个个特有的事件,展现出一代中师生们节俭、忠诚、勤奋、坚毅、宽厚等优秀品质。同时,也从侧面勾勒出农村小学老师对中国基础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

获奖情况:获“第三十五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

文学作品 《宝贝仨》 李锡琴 著

作品简介:描写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三孩原生家庭的生活,见证了一母同胞之间的血肉亲情与成长的快乐。

获奖情况:入选2023年引领成长第十届(2022年度)“上海好童书”评选入围书目

美术作品 《火红年代》 漆晓勇 画

作品简介:以钢铁工厂火热的生产场景为背景,用极具表现性的绘画手法勾勒出笑容满面、神采奕奕的炼钢工人的良好形象。整个画面布局松紧有度,张弛得当,充分表现出火红年代钢铁工人特有的精神面貌,将热火朝天抢抓生产的时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获奖情况:作为特邀作品入展“双城记·筑梦偕行——首届川渝美术作品展”

美术作品 《苗地原乡》 张涌 画

作品简介:以彭水苗族聚居地的山野、民居、道路为素材,展现了那里静谧、祥和的原乡风貌,让观者切实体验到山区醇厚古朴的人文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同时也通过山间道路感受到渝东南在新时代的变迁。画面打破传统的近中远构图模式,力求在平静平和中追求微妙的变化,与原乡的宁静淡泊一脉相承。

获奖情况:入选“双城记·筑梦偕行——首届川渝美术作品展”

摄影作品 《城市维度(组图)》 周智勇 摄

(组图选登)

作品简介:用镜头记录从不同维度观山城的感受,在这压缩的城市空间里,上天入地的轨道交通、空中公交的长江索道、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交相辉映的霓虹灯、纵横交错的立交桥等,都充满着8D魔幻色彩。

获奖情况:获“捷宝”国际风光摄影大赛一等奖

舞蹈作品 《菜籽花开遍地黄》 编导 钟捷

作品简介:广场舞《菜籽花开遍地黄》,是以江津区市级非遗项目“永兴吆喝”为音乐素材,创作出的一支富含江津地域特色、人文特色,适合群众表演,具有艺术性、观赏性、自娱性、健身性,符合重庆市广场舞展演活动规范标准的汉族广场舞蹈。

获奖情况:入选“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优秀作品名单

书法作品 《王摩诘诗二首》 郑林 书

作品简介:作者以行云流水的草书创作表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旷达,表达对田园自然的向往之情。

获奖情况:在重庆市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

(作品资料由区文联提供)

(记者 施婉莹 通讯员 王曼利)

责任编辑: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