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福街道网格员的一天
江津融媒讯(记者 阮瑞雪 通讯员 周彤)在双福街道的大街小巷、楼前屋后,有这样一群网格员,一直默默地忙碌着。他们出入“千家万户”,切实解决居民迫切需求,全力服务群众大事小事;他们化身“吹哨人”,深入网格的各个角落,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服务需求……
8:00 晨光绚丽
化身安全家园的“守护员”


早上8时,双河路社区网格员王娟已经开始了每日的网格巡查工作。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对网格巡查一次,核实昨天‘吹哨’反馈问题的处理进度。”王娟介绍道,她所负责的双河路06网格内共有2个居民小区,34个单元,450户,常住人口1206人,为老旧小区,人员流动大,管理难度也较大。
“有时只是地上多了一堆垃圾、门口多了几张‘牛皮癣’,看着问题不大,但一个个小问题加起来就成了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及时处理这些可以自处的小问题。”王娟口中的自处理事件指的是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收集居民需求,并能够自行解决的事。
这类“看得见、管得了”的问题,王娟往往在其他居民还没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好了,而那些无法自处的问题,王娟通过“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进行上报处理。
“老旧小区经常会有电表箱脱落的情况,不仅影响小区环境美观,还会造成安全隐患。”王娟按照上报要求拍摄了近景、远景两张照片,认真填写问题描述和事件类型,经系统自动定位后,将问题上报到“福润”云治理中心,每月她都要吹20多个“哨子”。
王娟只是双福街道众多网格员的缩影。网格员们每天在网格内入户巡查,经常和居民群众“聊家常”,通过网格化动态巡查,大到重大隐患,小到邻里纠纷,他们都能迅速掌握,促使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快处置”,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14:30 阳光炙热
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下午两点半,王娟又和同事一起来到拆迁安置综合楼D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服务,解决了辖区部分老年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在认证工作完成之后,王娟来不及放下认证工具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网格巡查工作。
对于网格员来说,每一次巡查看似枯燥,但在巡查中,经常能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在巡查间隙,王娟不时掏出手机,在业主群里解答群众的疑问,巡查结束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办公室,完成一天的工作报告。
“网格员的工作很杂,文明创建、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居民信息核查、困难群体关爱,都需要我们,来来回回、跑上跑下,微信步数总是过万,在帮助居民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王娟笑道。
而像王娟一样的网格员,在双福街道共有147名,每个网格住户约400户。今年以来,双福街道共上报事件2577条,办结率98.6%。网格员吹动的一个个“哨子”,有效推动了双福街道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街道通过会议、座谈、交流、现场学习等形式,为网格员定期‘充电’,同时又对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测评和指导,随时帮助网格员改进工作方法、补足工作短板,确保网格员能够‘进得了千家门、说得上百姓话、调得好群众事、讲得清法规政策’,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双福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18:00 夜幕降临
当好常态巡查的“守夜人”


跟王娟一样,双溪社区网格员白成红一天也很忙碌。
“您好!我是社区网格员,需要采集一下你们的房屋、人员等信息……”在兰馨苑小区,白成红和同事们有序开展“一标三实”入户调查、核对、采集工作,由于大部分居民白天上班不在家,白成红就在居民门口张贴温馨提示,与居民预约采集,或是晚上入户。
夜幕降临,白成红再次“出动”……
兰馨苑小区有居民楼13栋,其中高层住宅8栋、低层住宅5栋,共有1920户,常住人口3020人。白成红的工作重点是发现和解决小区内部问题。
巡查到半路,白成红被匆匆赶来的物业工作人员喊住了:“红姐,你在呀,快来,那边有个马蜂窝,麻烦帮我们上报一下。”白成红来到物业工作人员说的地方仔细观察,发现这个马蜂窝是个“大隐患”,赶紧打开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进行“吹哨”上报解决。
“红姐刚来的时候,老给我们拍问题,慢慢接触下来,发现有她帮我们物业管理查漏补缺,真好!”提起白成红,小区物业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
从2017年担任网格员至今,白成红累计上报问题502件,最高单日巡查里程14.55公里。作为基层“吹哨人”,网格员的辛苦指数反映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度。
今年以来,双福街道通过不断完善“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运转机制,通过按需“吹哨”、及时“应哨”、精准“分哨”、报到“办哨”,真正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城市精细化管理“有里有面”。
双福街道的这张“网”,网的是居民家中繁杂琐事,这个“格”,做的都是居民所需、所急、所盼之事。网格员工作虽然平凡,却事连百姓、心连千家,他们是基层的“吹哨人”,也是在社会治理中必不可少的给力担当,他们用一张张小网格不断地编织着一幅幅暖心画卷,用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彩。他们的辛勤付出,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