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新活力乡间地头树新风——我区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3-12-11 10:36

党旗引领新活力 乡间地头树新风

——我区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村庄内,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邻里间,人们相处和睦,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我区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大重点任务,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机制、新模式、新经验,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上下贯通,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广“三制一化”

增强基层治理活力

近日,记者来到先锋镇保坪村,只见白墙黛瓦与高低错落的花草苗木相映成趣,干净整洁的道路通村入户,休闲广场、健身器材、游园长廊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行走在保坪村,仿佛进入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以前村里面可不是这样子,现在村子里道路宽阔,路两边的绿化、栏杆和台阶都很漂亮,附近还有公园可以休闲娱乐。如今我们农村的环境跟城里比起来,一点也不差了。”保坪村村民施玉珍谈到自己家乡发生的“蜕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保坪村的变化得益于我区“三制一化”乡村治理新模式的实施。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通过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微治理和数字化,将基层管理服务事项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细化为清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乡村治理方式,以点带面,进一步畅通村民参与的渠道,发挥各级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构建多元参与、高效落地的乡村治理格局。

针对“积分制”工作,我区坚持做好乡村治理“积分制”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融合,积极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一盘棋”推进,由区级安排资金,采取奖补方式鼓励镇、村两级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积分制”工作,目前我区积分制已实现全覆盖推广。

针对“清单制”工作,在全覆盖推广运用基础上,我区不断推进“清单制”减负探索,注重在“清单内容优化”“清单运行监督”两个方面下足功夫,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将“六张清单”逐渐转化为“成绩清单”。

针对“院落微治理”工作,我区以建设“美丽家院”“经济庭院”“服务大院”“文化大院”为导向,进一步以院落为载体,深化“院落制”与“产业、服务、文化、环境”有机融合,目前已打造了144个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津彩大院”,完成2000余户的整治提升。

此外,在推进“数字化”方面,我区已建成乡村治理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智慧党建、阳光村务、数字积分等8个方面的服务内容,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1镇10村已成功搭载数字化平台,1.5万余户村民享受到了数字赋能带来的治理模式转变。

培育文明乡风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我们早就希望滥办酒席这个风气能改改了!”

“你办酒,我办酒,大家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最后钱都进了别人腰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

近日,在塘河镇硐寨村五燕社沙南坳大院院坝会现场,大家纷纷讨论着农村大操大办滥办酒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院坝会,就是想听听大家对身边大操大办滥办酒席的意见。”

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随后,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对农村大操大办滥办酒席的想法和建议。

无独有偶。日前,龙华镇燕坝村花祠堂小院里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动的移风易俗院坝会正在这里召开。

“以前鸡屎鸭粪到处都是,垃圾乱丢这些现象也很普遍,现在道路宽敞干净了,鸡鸭都圈养,我们的居住环境在不断变好变美,同时也要考虑改变陈规陋习,不断提升文明水平。”当天,燕坝村党委有关负责人结合移风易俗承诺书,用朴实易懂的语言、生动真实的案例向群众开展宣讲。

院坝会只是我区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长远之计,在强化理论宣传、塑造典型引领、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协同发力,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浸润乡村文明,以优良的社会风气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在理论宣传方面,我区创新打造“江理论津”理论宣讲品牌,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等重点内容,面向城乡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宣讲,将理论宣传阐释贯穿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同时,开展“榜样面对面”等群众性主题教育650余场,精心打造“聂帅生平事迹巡展巡讲”等活动,举办“传承好家风 做厚道江津人”“清风常伴·廉洁齐家”展示活动,评选公布“十大好家风故事、家训”,编印发放《江津区家风家训选例》。

在塑造典型引领方面,我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印发《先进典型评选激励办法》,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整体推进每月选树先进典型工作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层层推荐、月月揭榜的良好格局,不断充实完善江津“好人库”。

此外,我区还联合政法、宣传、市场监管等力量,在蔡家镇、中山镇设立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试点,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敲定专项治理方案、排出工作时间表、提炼推广经验做法等举措,让试点经验转化为面上成效。

践行“枫桥经验”

提升基层治理定力

“调解有一段时间了,我来看看土地的护壁怎么样了。”近日,石门镇金龙村首席调解员简加玉来到村民唐某家中,了解调解后续。

此前,曹某因修建生产路导致唐某田土边缘垮塌,且在修路过程中压死了唐某三株香樟树,双方发生矛盾。简加玉了解相关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一段时间后,唐某再次反映曹某做的混凝土护壁并没有达到协议约定。简加玉当即联系当事人、镇村干部、邻居等赶往现场,经商议,由曹某一次性补偿唐某人民币400元,并当即支付,双方均表示认可,一起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农民首席调解员简加玉在调解曹某、唐某纠纷时,前期找准问题源头、理清事情脉络,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促成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但在协议后期执行过程中,又产生了不能裁定的具体问题,于是其及时会同村干部等讨论制定解决方案,促进了该矛盾纠纷的彻底化解。

而这只是我区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举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通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我区印发了《江津区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规范化建成区大调解中心、镇(街道)调解中心、村(社区)调解室,实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覆盖,各级各类专兼职调解员配备到位。目前,已建成348个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行政调委会和14个行业专业性调委会,调解组织网络实现纵向覆盖、横向连通,做到了矛盾纠纷发生在哪里,人民调解组织就延伸到哪里。

此外,通过落实镇街调委会调解员385人,村居调委会调解员2968人,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员193人,在医疗、道路交通、建筑、劳动争议、物业、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建立14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委会;在区法院(庭)设立7个派驻法院人民调解室,不断充实调解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通过整合金牌调解员、律师、有经验的“五老”人员、行业性优秀人才等资源,成立了江津区调解专家库;打造了首个川渝地区联合调解室——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江津区塘河镇“联合调解室”,人民调解工作形成无缝衔接、齐抓共管、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记者 袁菲)

责任编辑:毕梦芸
编审:肖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