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成效
江津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成效
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曹越
在市容环境管理方面,我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以及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清扫保洁管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生活垃圾分类、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努力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一是提升清扫保洁管理水平。推动环卫作业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装备机械化、模式精细化、监管智能化五大举措。重点突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公共厕所、农贸市场、居住小区、建筑工地、长江干流及支流等7类区域。全年出动环卫工人20万人次,出动设施设备1.3万台次,整治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402次,清理暴露垃圾384吨,加强水域清漂作业,打捞漂浮垃圾6430余吨,清理消落区垃圾1640余吨。
二是增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科学调配人员、运力和清运时间,强化沿街商铺及市场周边垃圾收运频次和垃圾容器管理。作业车辆做到及时收运,保证车走地净;垃圾容器实行全封闭管理,有效避免臭味蔓延和垃圾散落、遗漏,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强化垃圾中转站管理,确保车走场净、日产日清。目前,全区17座垃圾中转站规范化运行。日清运处置焚烧生活垃圾约1200吨,收运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约200吨。
三是引导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我们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建三支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举办“垃圾分类人人做·文明津城大家行”环保创意大赛、垃圾分类宣传周等系列示范活动,开展校园知识普及和互动实践1400余场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八进”宣传活动7400余场次,累计入户宣传24万余户,市民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四是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解决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我们全面实行“户集、村收、镇街(区)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乡村清洁行动不断延伸。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我们环卫人将不惧严寒酷暑,严守岗位,用汗水和双手扮靓江津这座滨水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