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吗?重庆·江津的李花绽放宛若白雪,漫山遍野绵延数里

来源:上游新闻    2019-03-19 17:04

三月的太公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今(18)日上午,重庆·江津太公山第九届花木旅游文化节暨第二届花朝节在杜市镇太公山景区开幕。李花绽放,宛若白雪,漫山遍野绵延数里。

据了解,太公山地处江津、巴南、綦江三区交界处,距重庆主城45公里,最高海拔近千米,平均气温比重庆主城低3-6度,植被丰茂,负氧离子含量高。景区内有近2万亩花木,是重庆市最大的杜鹃花和红继木基地。

目前,已经打造了金色枇杷园、世外桃源、梨园春天、紫萱花木观光园、麒麟七彩花木园、麒麟花谷等多个主题园林。曾被评为“重庆十佳赏花目的地”,整个观赏期将陆续持续到10月。期间,游客不仅可以赏花游玩,还能品尝富硒美食,采摘各类小水果,是重庆近郊休闲养生胜地。

“全镇3万多人,有三分之一从事花木行业。”杜市镇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杨代琴就是花木产业的受益者。这个季节正是三角梅盛开的时节,重庆适合养三角梅,几乎是随处可见。重庆到万盛这条高速路上的三角梅,以及主城区不少小区的花木都是杨代琴种植的。

“我们以前务农,家里二十多亩地都是种庄稼、种葡萄,一年也就2万左右的收入。”杨代琴说,她爱人是开货车的,经常帮当地花木老板运货,老板建议他种花木,帮他回收。于是,从2004年起,杨代琴一家改种上了花木,杨代琴自学了花艺,去年镇上的花艺大赛,她还得了一等奖。如今,杨代琴一年的收益已经可以达到10万元,还请了7个花农帮忙打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花木企业+转移就业+农户”“花木+生态旅游+农户”等花木发展模式,从单一的种植、销售花木到形成特色园艺、乡村旅游的转型。近年来,杜市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紧抓创新发展现代生态效益农业这条主线,积极引导富硒产业、花木产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勾画出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蓝图。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吴娟/文 钱波/图

责任编辑:罗美慧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