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璜实验小学:“真适”教育 草木芬芳
2020年12月28日,一则喜讯传到了江津: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的202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决赛中,江津区珞璜实验小学代表队在“机器人无人驾驶”项目中,从参赛的156支队伍中胜出,一举拿下两个全国一等奖。
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的师生团队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是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中小学竞赛白名单赛事之一,是一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全国性竞赛。该赛事于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举办后,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受到全国师生的欢迎。
作为一所位于珞璜工业园的镇街级小学,珞璜实验小学为何能在短短五年中崛起,并从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珞璜实验小学寻找答案。
来自珞璜工业园的“企业教师”为孩子们上课
应运而生的“真适文化”
步入珞璜实验小学大门,目之所及似乎与众多小学并无二致:宽敞的校园中绿荫浓郁,操场上随处可见孩子们的身影。
记者从一旁的文化墙上了解到:学校始建于2015年,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620人,教师86人。
然而,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很快发现了该校的第一个与众不同,与其他新学校逐年招生、逐步满员相比,珞璜实验小学竟然是一次性“满员”——2015年办学伊始,就实现了一至六年级完整运行!
“真适”教育浸润校园
“其实,这是由我们学校诞生的目的决定的。”珞璜实验小学校长凌荣解释道。原来,珞璜实验小学是为了配套日益发展的珞璜工业园,解决工业园众多企业职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而建设的。投用当年,就出现了除一年级外,二至六年级全部招收转学生的特殊情况,这是江津区100多所中小学中的“独一份”。
“这一特殊情况,一方面让学校不愁生源,迅速走上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却没有留给我们太多‘适应期’,必须第一时间确立发展思路。”作为学校首任校长,凌荣感触颇深,他坦言,当时学校面临的最大教学困难,是孩子们转入前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最终,我们确立了‘真适教育,草木芬芳’的办学愿景,围绕‘真适’教育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凌荣告诉记者,“真适”的含义是“真实的是最美的,适合的是最好的”,“真适”教育就是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教育适合发生。对于珞璜实验小学独特的办学实际来说,无论是培育“真适文化”,构建“真适课程”,回归“真适课堂”,营造“真适环境”,实行“真适治理”,养成“真适行为”,还是最终培育“求真求适,各美其美”的“真适少年”,这一思路都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文艺汇演丰富课余生活
涵养生命的“真适课程”
“各位同学,图形化编程需要注意的有……”采访当天,适逢学校微机室上课,让记者惊讶的是,孩子们学习的不是电脑基本操作等知识,而是比较专业的“图形化编程”。然而,对于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真能听懂吗?
据了解,对于珞璜实验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至少已持续两年。而且,这只是学校“真适课程”的一个方面。为了切实实现“真美相约,最适滋养”的课程理念,学校充分立足区位实际,以校园为主体,联动“社区、珞璜工业园、江津综保区”,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拓展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劳动技能和职业体验等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例如,道德与法治学科利用江津综保区资源,拓展国际理解校本课程;语文学科拓展儿童文学校本课程,成功创建“江津区儿童文学特色校园”;数学学科利用“一园三区”资源,成功立项“国家教育部财商校本课程”;体育学科拓展了毽球特色课程,成功创建“重庆市毽球特色学校”;利用珞璜工业园、渝新欧国际大通道新起点等优势开设物流课程;利用社区资源和周边企业开设职业体验课程等。
学生在科技室制作的作品
听上去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特色课程并没有“喧宾夺主”,学校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主体,采取“大单元教学、项目化选修、主题式活动”三大板块结合的方式,将全部课程分为润德课程、人文课程、思维课程、健康课程、艺术课程和实践课程六大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成为“求真求适,各美其美”的“真适少年”,学校每周安排了两节课时的项目化课程,让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以找到最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
打造生动、互动的“真适课堂”
独具特色的“真适课堂”
微机室毕竟不是主课堂,记者的脚步转向了正在上课的教学楼。
“马上元旦了,大家按照商家展示的打折比例,算算怎么网购最划算?”刚走进一间教室,记者就被讲台上教师授课的话语吸引了。
这是一堂数学课,老师通过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带动孩子学习,而这类授课方式,已是学校构建“真适课堂”中最常见的一幕。
江津区珞璜实验小学
“课堂是落实课程和实现育人目标的主阵地,对于我们来说,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关注已有经验和尊重差异尤为重要。”下课间隙,刚刚授课的老师向记者解释道,“真适课堂”对师生有两方面的要求:老师做到真引导,启发适合;真组织,收放适合;真释疑,点拨适合;真反馈,评议适合。学生做到真思考,会质疑;真合作,会探究;真倾听,会评价;真收获,会展示。比如,刚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将网购热门话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对“怎么购买比较划算”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案例计算、分析、比较,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各种购物方式的算法。同时,课堂还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体验消费,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识破商家的“套路”,合理消费。“归结起来,就是四个环节——真激趣、真探究、真展评、真运用,达到求真、求适、求效的最终效果。”授课老师说。
在“真适教育,草木芬芳”办学愿景的引领下,2020年珞璜实验小学在江津区学校文化建设阶段性成果评比中和江津区第一届教师才艺大赛上均获得一等奖。五年来,学校教师数十人次获得江津区现场赛课一、二等奖,教师制作的微课、撰写论文上百人次获奖;学生参加演讲、征文、科模、毽球等比赛,多次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中国儿童画教育实验百佳校园”“儿童文学特色教育试点学校”“重庆市毽球特色学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优秀单位”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江津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记者 苏展